贝叶千翻粟一提,持经换饱笑僧尼。
僮书我亦王家作,偶散谁非大块泥。
带草连年高纂述,中箱一日去筌蹄。
聊堆剩本充高枕,一字不看眠日低。

我们分析这首诗的内容。诗人以卖书为题,通过自己的经历来表达对读书和生活的感慨。

诗句解析:

  1. “贝叶千翻粟一提” —— 贝叶,即佛经,通常装在竹筒中。一千页的贝叶,只换来了一小把米。这表达了诗人对于书籍价值与实用价值的反思。
  2. “持经换饱笑僧尼” —— 拿着经书去换取食物,以此来嘲笑那些僧人和尼姑。这揭示了诗人对于这些宗教人士生活的不理解,以及对于世俗生活的追求。
  3. “僮书我亦王家作” —— 尽管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但我也可以创作出像王羲之那样的书法作品。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才华的自信。
  4. “偶散谁非大块泥” —— 有时书籍被散乱地丢弃,其实都是一些无用的泥土而已。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观点。
  5. “带草连年高纂述” —— 即使带着草帽,连续几年都在撰写文章,也难以完成伟大的著作。这表达了诗人对于写作过程的艰辛和对成功的渴望。
  6. “中箱一日去筌蹄” —— 虽然我的箱子里只有一本书,但这本书却是我多年研究的成果。这体现了诗人对自己的作品的重视和骄傲。
  7. “聊堆剩本充高枕,一字不看眠日低” —— 我随意堆放一些书籍当作枕头,却能安稳地入睡,因为我相信只要我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够得到收获。

诗人通过对卖书的经历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读书、写作、人生的感悟和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学问和知识的看重。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充满了哲理性,让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