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来一石不能留,解赠王郎愧取酬。
庄舄恋乡声自旧,金人辞汉泪长流。
半肩荷蒉过门诮,一叶师襄入海游。
寄语春秋休责备,后来能有此人不。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注意从诗歌的内容、形式、手法、语言、情感等方面分析。本诗首联两句写诗人的贫困生活和心情;颔联写赠物之人,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颈联用“荷蒉”“师襄”等典,写自己的处境,表达自己对时世的不满。尾联以反问作结,抒发了作者对世事的感慨。
【答案】
译文:贫穷的时候,我拿一块石头都舍不得留下,赠送给王郎,我惭愧地接受他的酬谢。庄舄恋着故乡的乡音(因为怀念故国)而不想离开,金人辞别汉室,泪流满面。我背着半肩的草筐经过门口(表示自己的清贫),像师襄那样学琴的人,在海上飘荡,去追求他的理想。请让我告诉你:春暖花开之时,你不要责备我的清贫啊!你以后能有像我这样的人吗?注释:磬:古代乐器,形状似磬石,声音洪亮,用以击奏。一石:指磬石。留:保留下来。解赠:赠送。王郎:这里指赠物之人。庄舄:战国时代楚国人,曾为燕国人,后居吴越之地,因思乡情切,遂变姓名姓庄,称吴人。师襄:春秋时晋国乐官师旷之师。游:遨游。荷蒉:背柴筐子。荷:背负。过门诮:《庄子·逍遥游》中说:“吾闻至人藏于天下而不为天下所桎梏。”庄子借寓言说,他虽然过着贫贱的生活,但并未失去自由自在的心境。“过门诮”即指此意,表示自己的清贫,也表现了自己对于富贵荣华看得很淡薄的思想感情。师襄:晋时师旷是著名的琴师。《列子·汤间》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技也’;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技也’。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这里化用这一典故,表示自己虽身怀绝技,却无处施展的苦闷。春秋:指《春秋》。春秋笔法:指史家评论历史人物得失成败的写作方法。此处指史家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