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裘赊去止三金,大海投鱼两岁沈。
鹰马趁风嫌未急,檐阶负日苦长阴。
歌闻未必如金石,肘见真应捉领襟。
犹喜雪宵看信国,发冲冠顶汗淋淋。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并且要注释关键词和提供赏析。下面是逐句翻译:
- 狐狸皮大衣赊账只付了三金,大海中投鱼两年后沉入水底。
- 鹰马趁风嫌时机未到,檐下阶前背日苦长阴。
- 歌声未必比金石更动听,手腕上的玉佩应能抓住衣领。
- 仍喜欢在雪夜观看信国书,头发直冲冠顶汗水淋淋。
注释和赏析如下:
【注释】
- “狐裘”:指的是用狐狸皮制成的皮大衣。
- “赊”:指赊账购买。
- “止三金”:止:这里指支付。三金:古代货币单位,此处比喻支付的钱款并不多。
- “大海投鱼两岁沈”:比喻时间太长,事物无法挽回。
- “鹰马趁风嫌未急”:鹰和马趁风势而飞,但认为时机还不成熟,不愿轻易出击。
- “檐阶负日苦长阴”:檐下台阶承受着日光的照射,但长期阴暗无光。
- “歌闻未必如金石”:歌声可能不如金石般悦耳动听。
- “肘见真应捉领襟”:手臂上的玉佩应该能抓住衣领。
- “看信国”:信国可能是某个历史人物或地名,这里指代某种信念或目标。
- “发冲冠顶汗淋淋”:头发因为激动而竖立起来,汗水淋漓而下。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对一件狐裘的赊账经历为引子,通过一系列的描写和比喻,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时机未到、机会难得等感慨。诗句中的“大海投鱼两岁沈”、“鹰马趁风嫌未急”、“歌闻未必如金石”等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味。诗人通过对这些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思考。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与心灵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