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将一铎岭南行,水郭山邮路几程。
方为郡人教弟子,又从海国领诸生。
石中鸲鹆当泥迸,帐里桄榔入夏清。
莫以遐荒频作念,古来谁不重端城。
林先生迁移到泷水教书,
特地带一铎去岭南教学,
水郭山邮路途有几程。
他为郡人教弟子,又从海国领诸生,
石中鸲鹆当泥迸,
帐里桄榔入夏清。
莫以遐荒频作念,古来谁不重端城。
赏析:
这首诗是林先生的自述,描述了他在泷水教书的生活。诗的开头两句,“特带一铎岭南行,水郭山邮几程”,表达了他对新环境的适应和对教学工作的投入。他带着教学工具,在岭南的水郭山邮之间,开始了教学工作。
接下来的四句,“方为郡人教弟子,又从海国领诸生”,描绘了他教书的对象,既有本地的郡人子弟,也有海外的学生。这两句诗展示了他的教学范围之广,也反映了他的教育观念之开放。
然后的四句,“石中鸲鹆当泥迸,帐里桄榔入夏清”,则是对教学环境的具体描写。他所在的地点,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石中的鸲鹆(一种鸟类)被泥土困住,而帐里的桄榔树在夏日里显得清新宜人。
“莫以遐荒频作念,古来谁不重端城”,是对读者的劝勉。诗人提醒人们,不要因为远离家乡而过于忧虑。自古以来,谁没有重视家乡?这里的“端城”可能是指一个地方的名字,也可能指的是故乡。诗人通过这两句诗,传达了他对教育的执着和对家乡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