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寺高台大漠东,他乡尊酒两萍逢。
飞花已作先秋雪,落帽何劳隔夜风。
百折不离山色赭,数榆忽露寺门红。
世间何事非堪避,安得萸囊日日缝。

寓宣府九日同杨惠两乡人集北山寺而昨夕风烈甚雨即成雪壤不膏故山悉赭结句别有所为

北寺高台大漠东,他乡尊酒两萍逢。

飞花已作先秋雪,落帽何劳隔夜风。

百折不离山色赭,数榆忽露寺门红。

世间何事非堪避,安得萸囊日日缝?

注释:

北寺高台大漠东,他乡尊酒两萍逢。

【北寺】:指代北山寺。

高台、大漠东:形容山寺地势高耸,位于大沙漠之东,显得雄伟壮丽。

他乡尊酒两萍逢:指作者在外地聚会时,与杨惠这两位朋友一同饮酒。

飞花:飘落的花瓣。

先秋雪:像秋天的第一场雪一样洁白无瑕。

落帽何劳隔夜风:表示即使戴着帽子,也不必担心晚上的风吹落帽子。

百折不离山色赭:“百折”比喻山路曲折回环。“赭”指赤褐色,这里用来形容山的颜色。意思是山路虽曲折多变,但始终不离赤褐色。

数榆:指几棵榆树。

忽露寺门红:忽然露出寺院门前的红色。

世间何事非堪避:世间有什么不是可以躲避的呢?

安得:怎么能够,如何能。

日日缝:每天缝制。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寓居宣府九日时,与友人在北山寺相聚并欣赏美景之作。诗人通过描写北山寺高耸入云、景色壮观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北寺高台大漠东,他乡尊酒两萍逢。”写诗人抵达北山寺的情景,高高的山峰,宏伟的寺庙,让人感到震撼;而身处他乡,却又能与好友欢聚一堂,更增添了几分欣喜之情。

颔联“飞花已作先秋雪,落帽何劳隔夜风。”描绘了北山寺周围的自然环境。这里的“先秋雪”既形容了雪花的洁白如雪,又暗喻了时间过得飞快,仿佛一夜之间就到了冬天。

颈联“百折不离山色赭,数榆忽露寺门红。”则进一步描绘了北山寺周围的景色。“山色赭”形容山的颜色非常鲜艳,如同涂上了一层赭色。而“数榆忽露寺门红”则是指几棵榆树突然露出寺院门前的红色,给人一种意外的惊喜。

尾联“世间何事非堪避,安得萸囊日日缝?”则是诗人对于生活的一种态度。他认为世间没有什么是不能躲避的灾难,只要每天都做好准备,就能安然度过困境。而最后一句“安得萸囊日日缝”则是一种自嘲的说法,意思是没有时间去准备防身的工具,只能每天忙碌着缝制衣物。

这首诗通过对北山寺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