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馆中山称最繁,题诗纪凤自开元。
翻因一片荒台土,直贱千金沁水园。
柳色条条通御气,梅花垛垛隔高垣。
三山二水无由见,风景都非旧日言。
凤皇台
池馆中山称最繁,题诗纪凤自开元。
翻因一片荒台土,直贱千金沁水园。
柳色条条通御气,梅花垛垛隔高垣。
三山二水无由见,风景都非旧日言。
注释:
- 凤皇台:位于池馆山(又称凤凰山)上的一座亭台,因为山势险峻、风光秀美而闻名。
- 池馆山称最繁:指池馆山上的景色最为丰富繁复。
- 题诗纪凤自开元:指在凤皇台上留下诗句来纪念开元年间的景象和氛围。
- 翻因一片荒台土:意思是因为这片曾经繁华的台地现在已经变得荒凉了。
- 直贱千金沁水园:形容这片曾经繁华的台地现在的价值相当于千金。
- 柳色条条通御气:指柳树的枝条条条通达,象征着皇家的气息。
- 梅花垛垛隔高垣:形容梅花堆积如山,高墙阻隔,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
- 三山二水无由见:意指由于距离或地势的原因,无法见到传说中的三座山峰和两条河流。
- 风景都非旧日言:意味着这里的景色与往昔大不相同,不再像以前那样美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于池馆山凤皇台的回忆和感慨。首联直接点明了凤皇台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上的辉煌,以及它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颔联则通过“翻因一片荒台土,直贱千金沁水园”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这片曾经繁华的台地现在价值贬值的感叹。颈联“柳色条条通御气,梅花垛垛隔高垣”则通过描绘景物,营造了一种宁静、幽远的氛围。尾联“三山二水无由见,风景都非旧日言”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状的失望。整首诗通过对凤皇台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变迁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