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业风烟宦邸身,曾收叛卒荡京尘。
镐丰宅水龙飞地,剑佩趋庭凤起人。
早岁弄雏欢不少,夜风摇木涕何频。
近闻佐伯留闽海,蜊蛤菰蒲并是春。
【注释】
风木篇应索:指《秋风词》的“风木”两句,即“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意为秋风凄厉地吹过,使人愁思。
建业风烟宦邸身:指诗人在建业(今南京)任职期间的风尘仆仆。建业,古都名,三国魏、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等朝代在此建都,后称六朝故都建康。
曾收叛卒荡京尘:指诗人在建业时期,曾经收服过叛贼,扫平了叛乱,平定了京城的骚乱。
镐丰宅水龙飞地:指诗人的住所镐丰宅位于江边之上,水波荡漾,犹如龙飞腾起。
剑佩趋庭凤起人:指诗人在朝廷中,身着官服,头戴簪缨,如同凤凰一般,昂首挺胸。
早岁弄雏欢不少:指诗人年轻时与妻子一起抚养孩子,共同度过欢乐的时光。
夜风摇木涕何频:指夜晚时,诗人常常因思念家乡而落泪。
近闻佐伯留闽海:指诗人得知自己被贬谪到福建沿海地区的消息。
蜊蛤菰蒲并是春:指福建沿海地区的海鲜丰富多样,如同春天一般。
【赏析】
此诗为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在建业任职时,曾经收服过叛贼,平定了京城的骚乱,表现出了他的英勇豪迈。第三句描绘出诗人住所附近的江水波涛汹涌,宛如龙飞腾起的景象,显示出他的身份尊贵。后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在朝廷中的形象,头戴簪缨,身着官服,如同凤凰一般昂首挺胸,展现出他的高贵气质。
诗人笔锋一转,开始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前两句写他与妻子一起抚养孩子,共同度过欢乐的时光;后两句则描绘了他夜晚时常常因为思念家乡而落泪的情景。这几句诗句,充满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得知自己被贬谪到福建沿海地区的消息。这句话虽然没有直接描写自己的情感,但通过描述福建沿海地区的海鲜种类丰富多样,可以间接看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这也表明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的命运感到无奈和悲哀。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建业任职时的英勇形象以及与妻子共同抚养孩子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诗中的景色描写也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使得整首诗更加优美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