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门一见不通名,入肆开尊侠气生。
却说吴中姓梅者,曾过燕市吊荆卿。
路逢知己身先许,事遇难平剑欲鸣。
自古英雄成济处,也应君等为横行。
注释:
- 侠者:指那些行侠仗义的人。
- 县门一见不通名:在县门相遇时,不打招呼就不认识(或没有听说过)。
- 入肆开尊侠气生:进入酒肆畅饮,表现出豪爽的气概。
- 却说吴中姓梅者:说到吴地姓梅的人。
- 曾过燕市吊荆卿:曾经经过燕市去吊唁荆轲。
- 路逢知己身先许:在路上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人,毫不犹豫地承诺帮助他。
- 事遇难平剑欲鸣:事情难以解决,剑已出鞘准备迎战。
- 自古英雄成济处:自古以来,英雄们多在这里成就了他们的大业。
- 也应君等为横行:也希望你能够像我一样横行天下。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一位侠客的形象和行为,以及他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之情。
诗中的“县门一见不通名”表明这位侠客在县门相遇时,不打招呼就不认识(或没有听说过),这体现了他的神秘和低调。而“入肆开尊侠气生”则描绘了他进入酒肆畅饮,表现出豪爽的气概。这些描述都展现了这位侠客的性格特点。
诗中提到了“却说吴中姓梅者,曾过燕市吊荆卿”,这里的“吴中姓梅者”是指历史上的荆轲。荆轲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刺客,以刺杀秦王著称。而“曾过燕市吊荆卿”则表达了这位侠客对荆轲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诗中写道“路逢知己身先许”,这意味着这位侠客在遇到志同道合的人时,会毫不犹豫地承诺帮助对方。这反映了他重情重义的品质。同时,“事遇难平剑欲鸣”进一步描绘了他勇敢面对困难、敢于斗争的精神。
诗中的“自古英雄成济处,也应君等为横行”则是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赞美。这句话意味着像成庆这样的历史英雄一样,也应该像这位侠客这样横行天下。这也暗示了这位侠客希望能够像历史上的英雄一样,成为一代枭雄。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侠客的形象和行为,展示了他的神秘、豪爽、重情重义、勇敢面对困难和善于斗争的品质。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敬仰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