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缨办取锁娇娆,马上纤腰恐不牢。
好把鸳鸯靴上脑,倩谁双缚马鞍鞒。
徐渭《边词十三首(并客燕时到马水口及宣府之作)》逐句释义
徐渭的《边词十三首(并客燕时到马水口及宣府之作)》,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徐渭所作。这组诗以壮丽的景色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边疆的辽阔与士兵的豪情壮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详细解读和赏析:
- 长缨办取锁娇娆
- 长缨:指长绳或长鞭,象征着束缚或控制的意思。
- 办取:设法或努力获取。
- 锁娇娆:用绳索紧紧地束缚住美丽的女子或事物,这里可能是指通过手段使敌人屈服或让某物无法动弹。
- 马上纤腰恐不牢
- 马上:在马上,形容身处战场或骑马状态。
- 纤腰:纤细柔软的腰身,常用来形容女子的柔美。
- 恐不牢:担心会失去或不稳定。
- 好把鸳鸯靴上脑
- 鸳鸯:古代的一种鞋饰,形似鸳鸯,通常用于鞋面上。
- 靴:这里指战靴。
- 脑:此处指鞋头,即鞋的前端。
- 倩谁双缚马鞍鞒
- 倩谁:询问谁可以帮忙。
- 双缚:两次绑紧,强调了动作的频率和力度。
- 马鞍鞒:马鞍的边缘部分,常用于描述骑马时的姿态。
这首诗通过对战场景象的描绘和对士兵们豪迈情怀的展现,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理解和对士兵的深切同情。徐渭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视角,将边疆战士的英勇和豪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强烈的时代气息和个人情感的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