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真时月月真,何须种种别前尘。
禅房昨夜灯前话,谁是客人谁主人。
【注释】
禅房:佛寺内供僧人坐禅用的小屋。真时:真谛、真如。月月真,语出《般若经》卷四,“一月如是,乃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诸法皆是”。何须种种别前尘:何必要分别世俗的尘世。种种,多种。别前尘,与尘世相对。
主人:主人翁。
【赏析】
此诗为酬和之作,是诗人在一次夜话中与玉公的对答而即兴写成。
首句以禅理入诗,说人世间一切现象都是真谛的表现,不必去分别尘世与真道。“真时”指真实之理或真理,“真如”指真实之性,即真理之体。这是佛教哲学的精义。作者在这里用“真时”,是借指佛教中的“真如”。
次句说不要分辩是非,不要执着于尘世。这是劝玉公不必拘泥于世俗,不必计较人间的得失荣辱。
“禅房昨夜灯前话”,点明题意。禅房是指和尚居住的禅室,这里指作者与玉公的夜谈。“灯前”,点明时间是在夜晚。“话”,就是交谈。
末句写夜谈的内容,是说这次交谈谁为主谁为客?主是主人,客人是主人的宾朋。“谁是客人谁主人”,是说这次交谈的主客关系,是平等的,是宾主交融的。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佛学思想的理解和体会,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思想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