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名园盛牡丹,豪家欢赏到春残。
自怜亦具看花眼,种菜浇畦不得看。
【注释】
名园:有名的园林。种菜浇畦:指种菜养花。
赏析:
《寄徐石亭》是宋代诗人方岳的诗作。此诗以牡丹为题,赞美了牡丹的美丽和高贵,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牡丹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闻道名园盛牡丹,豪家欢赏到春残。
自怜亦具看花眼,种菜浇畦不得看。
【注释】
名园:有名的园林。种菜浇畦:指种菜养花。
赏析:
《寄徐石亭》是宋代诗人方岳的诗作。此诗以牡丹为题,赞美了牡丹的美丽和高贵,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牡丹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注释】 省试:指在省试(即科举考试)中被录取,授官。 周大夫:泛指朝廷重臣。 归赋:归去时作赋自抒怀抱。 江光:指江水。 关色:指关塞上的景色,这里借指边关。 薇蕨:一种可食的植物,比喻微贱的人。 羹汤:古代对人的尊称,这里是谦称自己。 凡鱼:指平庸之辈,俗鱼。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参加省试后,被贬官而归,作此诗以自慰。 诗的前四句“十谒九不荐,那能长作儒”,说诗人多次应试
【注释】 域中:指京城。 夷(yí)夏:古代称中原、中国为“华夏”,以区别四夷,即四方蛮夷之地。 天上帝王家:形容帝王的住所高耸如天宫一般。 西内:指皇宫西边的禁苑。 宸(chén)居:指帝王的居所。 南都:指南京,后唐时建都于汴梁(今河南开封)。 鼎(dǐng):三足两耳的大锅,比喻国家重器。 乌啼:乌鸦鸣叫。御沟:长安城中的一条护城河。柳:指灞桥柳。 象:指大象。象散:指大象离开原地散去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片雪簇寒衣,玄丝绣一围。 - “片雪”指雪花的形态像一片小雪落在衣服上,形成图案,增添了美感。 - “玄丝”指的是黑色丝线,这里用来形容细腻且深色的衣物。 - “绣一围”说明这件衣服被装饰得很精美,周围都是用黑丝线绣成的花纹。 - 整句诗表达了一种简洁中带有精致感的美,以及衣物因精细的工艺而显得特别。 2. 都缘惜文采,长得侍光辉。 -
注释 1. 碧水映何深:碧绿的水面映射着多深呢?这里的“映”是形容水面与天空相接,显得深邃。 2. 高踪那可寻:高远的踪迹哪里能找到呢?"高踪"指高洁的人格或高尚的行为,“那可寻”表示追寻困难。 3. 不知天子贵:不知道天子的尊贵。“天子”指古代的皇帝,“贵”指地位高贵。 4. 自是故人心:自然是出于本心。“故人”指老朋友,“心”指内心的感情或想法。 5. 山霭消春雪:山上的云雾消散了春天的雪
【注释】 1. 烟光海日曈(tuó):烟云弥漫,日光照耀。 2. 青帝:指春神,即春神主管的春天之神。 3. 候转弓犹劲:等待的时候,弓还显得有力。 4. 标疏:靶子稀疏。 5. 耦:两。 6. 双月吐:月亮像弯弯的钩。 7. 长臂:猿猴的长臂。 8. 无争者:指没有争斗的人。 9. 此际雄:此时此刻显得雄壮。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射箭的诗。诗中通过写诗人在射箭时的心理活动及周围环境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战争场景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战袍、征袍等物品,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1. 海罽染啼猩: 海罽是指一种用海草编织而成的布料,这里指代战争中的残酷环境。啼猩则是一种用红色染料染成的猩猩皮,这里象征战争的血腥和残忍。 2. 春笼香共叠: 春笼是指一种用丝线编织而成的笼子,这里可能是用来装香料或食物。叠则表示堆叠在一起,这里可能是指士兵们在战地中为了取暖而堆叠香料或食物。
【解析】 本诗为送别之作。“聚法师”指高僧智顗,字无行(一作法成),天台山国清寺僧人,南朝梁代著名佛教学者。“欲向天台去”,意即要往天台山去,但先要经过剡溪(今浙江嵊县一带)水路;“秋行万山出”,意即秋季在万山中穿行,终于到达目的地;“夜宿一庵深”,意即夜宿在一庵(寺院)中。后二句写送别的情景。“燕语调花气,猿归带讲心”,意为燕子啼叫,花木飘香,猿猴归巢,讲经的和尚也回去了。“年年石梁兴”
注释: - 送内兄潘伯海谒选:送你的内兄潘伯海参加考试。 - 之人千里行:你(指潘伯海)要踏上千里之行。 - 言宴款郊城:你将要与家人和朋友一起在郊外设宴相待。 - 牵尔衣裳处,糿予帷幕情:我为你系好衣领,为你准备帷帐,表达我对你的深情厚意。 - 见兄兼念妹,送舅祗携甥:看到你哥哥也想念你的妹妹,送你舅舅也要带我去看望你的妹妹。 - 明岁承恩日,龙池万柳青:明年有机会受到重用的时候
诗句原文: 槐树宛低回,犹疑讲席开。 死因双宿去,生为六经来。 绕瑟飞春水,传灯暗夜台。 三年更筑室,未了独居怀。 翻译: 在这首诗中,徐渭以槐树为象征,表达了对季长沙公的深切怀念。槐树低垂着枝条,仿佛是对他的离去的回应。季长沙公生前常讲学,死后留下了他的教诲和智慧。他的死是因为与爱人双双离去,而他的生命则通过他的著作《六经》得以传承。 诗句解析: - “槐树宛低回,犹疑讲席开。”
丰吏部公邀泛西湖观荷明日寄作令与嘉则叙父追和 吏部元耽饮,良辰尊俎携。 分明在湖上,记得似耶溪。 别浦红裙桨,垂杨白马堤。 茫茫荷叶路,共水入天西。 注释: 吏部:官名,指丰稷。 元耽饮:饮酒作乐。 良辰尊俎:美好的时光,丰盛的酒席。 分明:清楚,明显。 耶溪:地名,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境内。 别浦:分别的河流。 红裙:女子所着之衣。 垂杨:杨柳。 白马堤:堤岸上的杨柳。 茫茫:广阔无边貌。
注释:系马在梅花旁,索酒时,山溪遥映着酒家旗。为什么每到美好的地方却不能写一首诗呢? 赏析:诗人在浙到新安的途中有很多风景名胜可作诗咏,却因种种原因没有写成,最后只能自嘲道“不解吟成一字诗”。这既写出了诗人的无奈,也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诗句原文: 送别阊门日已西,自将光景比乌栖。 平生不解依枝宿,今日翻成绕树啼。 注释解释: - 送别阊门: 在阊门进行送别的行为。 - 日已西: 时间已经到达傍晚。 - 自将光景比乌栖: 把自己的情景和乌鸦栖息时的景象相比较。 - 平生不解依枝宿: 过去从未学会在树枝上住宿。 - 今日翻成绕树啼: 今天却像乌鸦一样围绕树木啼叫。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情感
夏相国白鸥园 诗词释义:词客登临信笔裁,每于花谢笑花开。 请观世上看花者,曾见花开不谢来。 注释:词人登上白鸥园的亭台楼阁,兴致盎然地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诗。“信笔”,意为随心所欲,随意写去。诗中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赏析:此诗以白鸥园为背景,通过词人的观察和想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诗人用词句描绘了花儿盛开、凋谢的景象,以此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同时
【解析】 题干要求“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实际上是考查考生的诗歌鉴赏。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是“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要分析题目所给的五首诗,从每一首诗中找出关键句或关键词,再根据这些词语的意思来翻译全诗,最后写出自己的赏析。本题中的五首诗
注释: 小门一径柳垂丝,帘下垂裾话别离:小门通向一径,路边的柳树垂下了枝条。我坐在帘子下,和离去的朋友聊着离别的话。 却问归来是何日,海榴如火烧高枝:你什么时候回来?海椒像火一样在树上燃烧。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不舍之情。首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离愁的画面,小门通向一径,路边的柳树垂下了枝条。这种景象让人感到有些凄凉,同时也为接下来的离别埋下了伏笔。
【注释】 天目山:在今浙江省境内。 铁罗汉:指佛教中以坚刚勇猛著称的罗汉。巳火(sì):古代纪年的一种方法,每三年为一纪,巳年属地支之一。 瓦铸观音:用泥土烧制的观音像。又(yòu)一新:重新塑造了观音。 前村披木叶:传说月宫里有仙女们,她们每到夜晚便披着树叶出来游玩。 青裙夜降紫姑神:传说古时有位仙女紫姑,她常常在夜间下凡,帮助人们排忧解难。后来,人们便将她尊称为“月老”。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