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人夜夜板桥湾,金尽萧郎隔水看。

不分踏楼骑凤脚,偷来桥外立红阑。

长干行,玉人夜夜板桥湾。
金尽萧郎隔水看,不分踏楼骑凤脚。
译文:
夜晚时分,玉人总是在板桥湾等候,但等待的金已经耗尽,而萧郎却只能在远处隔着水看着他们。
赏析:
这首诗以商妇独白自述的手法,反映了古代商人妻子的生活与情感。诗中的“玉人”指的是商妇,她们在夜晚的板桥湾等待心爱的男子。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商妇的感情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她们开始期待着男子的到来,并希望能够与他共度时光。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男子始终没有出现。这种期待与失望的矛盾情绪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第二句“金尽萧郎隔水看”,进一步描绘了商妇的情感变化。金已经耗尽,意味着男子不再愿意为她付出;而萧郎则是指男子,他始终在远处隔着水看着商妇。这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伤的情绪,也暗示了商妇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第三句“不分踏楼骑凤脚”,则是对商妇等待行为的另一种表述。她们不仅在夜晚的板桥湾等待,还尝试着用各种方法来吸引男子的注意。这里的“踏楼”可能指的是通过梯子登上屋顶,以便从高处向男子传递情意。而“骑凤脚”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形容商妇们为了吸引男子而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样子。这种描述更加突出了商妇们对爱情的执着和勇敢追求。

第四句“偷来桥外立红阑”,则进一步强调了商妇们的行为。她们不惧危险,偷偷地站在桥外,以红阑为标志,试图吸引男子的注意。这里的“偷来”二字既表示了商妇们的冒险精神,也暗示了她们内心深处的不安和恐惧。而桥外站立的红阑则成为了她们与外界的唯一纽带,也是她们与男子之间情感的象征。

整首诗以商妇的视角,描绘了她在不同生活阶段下的爱情经历。从最初的期待、失望到最后的勇敢追求,每个阶段都充满了复杂的情感。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商人妻子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她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通过对商妇情感变化的细腻描绘,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立体、真实的女性形象,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古代女性的生活与情感。同时,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它提醒人们要珍惜爱情,勇敢追求幸福,不要因为一时的困难而放弃自己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