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画竹多荆棘,却惹评论受俗嗔。
自是俗人浑不识,东坡特写两般人。

【解析】

1.“画竹与吴镇”:吴镇,元代画家。

2.译文:苏轼画竹子,画得不好,却遭到俗人的嘲笑。

3.赏析:“画竹与吴镇”,这是说苏轼的画竹子没有达到他自己的画竹境界,却受到吴镇的批评。这里运用了借古讽今的方法,以吴镇之见,说明苏轼的画竹水平不高。从艺术上看,作者用吴镇的话反衬出自己的观点,表明了自己对吴镇的不满。这种写法叫做“反说”。

4.“东坡特写两般人”:苏轼的画艺是高超的,但并不是人人都能欣赏。他只画两种人:一种是高雅的人,这种人懂得欣赏他的画;另一种是庸俗的人,这种人不懂欣赏他的画。这里运用了“特写”这一手法,通过描写两种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人,表达了作者对这两种人的不同的评价态度和观点。

【答案】

示例一:

诗句:画竹与吴镇

译文:苏轼画竹子,画得不好,却遭到俗人的嘲笑。

注释:吴镇(1280—1357),元代画家,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南塘先生,浙江嘉兴人。其画风清雅淡远,不事形似,善画山水、花鸟、人物,尤长于墨梅。传世作品有《梅花道人像》《墨梅图》等。

赏析:诗人借用吴镇的话来反衬自己的观点,表明了自己对吴镇的不满。

示例二:东坡特写两般人

译文:苏轼的画艺是高超的,但并不是人人都能欣赏。他只画两种人:一种是高雅的人,这种人懂得欣赏他的画;另一种是庸俗的人,这种人不懂欣赏他的画。

注释:苏轼,即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赏析:诗人用“特写”这一手法,通过描写两种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人,表达了作者对这两种人的不同的评价态度和观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