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品娇春俗却春,一清无可拟丰神。
银钿缟袂田家妇,绝粒休粮女道人。
【解析】
此诗首句写“水仙”的清秀之美,二、三两句分别以“银钿”“缟袂”形容其美态。末联写水仙花的奇特:她虽不食人间烟火,却能绝粒休粮。
【答案】
译文:百种春花不如水仙,一尘不染更无俗气。银钿轻拂白纱衣,田家妇;绝粒休粮女道人,不食人间烟火。
赏析:此诗为咏物之作,借咏水仙花来赞颂贞节自守的女子形象。全诗先以“百品娇春”总括了前六句所写,然后从不同角度描写水仙花的风姿,最后点出水仙花的特点,并赋予以人格化的特征。诗中“百品娇春”指众多的花卉,但诗人只选取了最典型的一种——水仙花,用“百品”一词,既突出了水仙花的品种之多,也暗示了其他花卉在水仙花面前都黯然失色,从而突出了水仙花的独特之美。“春”字既指季节,又指春天的花朵,此处则指水仙花。“俗却春”,意思是比百花更加艳丽,胜过百花的春景。“清无可拟”,意思是清新得无与伦比,难以比拟。“丰神”,这里指水仙花的姿态。“银钿”,即白银制成的头饰。“缟袂”,白色丝织品制成的衣袖。“田家妇”,指农家女子。“女道人”,指修道成仙的女子。“绝粒休粮”,不吃粮食。“休粮”就是不吃五谷杂粮。“女道人”,这里特指那些不食五谷杂粮的女道士。“贞洁”是她们身上最为突出的美德,她们虽然不吃五谷杂粮,但却能够长寿不老,这正与水仙花一样,都是人们所敬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