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山上鹞儿飞,山下都是刺棠梨。
只顾鹞飞不顾脚,踏著棠梨才得知。

【注释】

郭恕先为富人子作风鸢图偿平生酒肉之饷:郭恕先画了一幅鹞鸟飞翔的图,作为偿还富人子酒肉费用。

谩巳谢绝之意:表示自己已经厌倦了这种欺骗行为。

其图必立遭毁裂为蝴蝶化去久矣予慕而拟作之:他的鹞鸟图一定会立刻被毁掉,化为蝴蝶飞走。我仰慕他的行为,所以模仿他画了一幅鹞鸟图。

噫童子知羡乌获之鼎不知其不可扛也虽然来丹计粒而食乃其报黑卵必请宵练快自握亦取其意之所趋而已矣:唉!小孩子只知道羡慕乌获的大鼎却不知道它太重不能举起。虽然来了丹每天只吃一顿饭,但他回报的方式就像黑卵一样迅速。我也吸取了他行动迅速的特点。

每一图必随景悲歌一首并张打油叫街语也亦取其意而已矣:每一幅画都要随着景物悲歌一首,并且还要唱出打油诗和叫街话。这也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高高山上鹞儿飞,山下都是刺棠梨。

只顾鹞飞不顾脚,踏著棠梨才得知。

【赏析】

本篇是郭恕先《风鸢图》的跋文。郭恕先,字公美,号云溪,四川人,明代画家,善画人物、山水、花鸟、虫鱼等。此诗为郭恕先仿效宋代王献臣的《风鹊图》所做。全诗分两部分,前半部分写郭恕先仿效王献臣画鹞鸟的故事,后半部分以议论的形式,抒发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第一段,写郭恕先模仿王献臣画鹞鸟,以报答富人家儿子的酒肉之恩。诗人在诗中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富人家儿子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使人一见就产生同情心,同时也表现出郭恕先善于观察生活的特点。接着,诗人又巧妙地运用比喻,将鹞子比作“蝴蝶”,把富家儿子比作“乌获”,生动地描绘出富家儿子的丑恶形象。最后,通过“嗟”这一感叹词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富家儿子行为的厌恶之情。

第二段,写郭恕先仿效王献臣画鹞鸟的故事。诗中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使鹞鸟仿佛具有了生命一样,能够自由自在地飞翔。然而,鹞鸟在飞翔的过程中,不小心踩到了棠梨树上,结果变成了一只蝴蝶,飞走了。这一情节既富有戏剧性,又充满了幽默感,令人捧腹大笑。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生动活泼,寓意深刻。它不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鹞子形象,更通过鹞子的遭遇,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