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共水仙湘水滨,蛟宫添坐一夫人。
无端生长颓墙下,将就徐熙为写神。
玉簪
如果和水仙在湘水之滨,蛟宫便添坐了一位夫人。
无端生长在颓墙下,将就徐熙为写神。
注释:
若共:与……相比。
水仙:指水仙花。
湘水滨:湖南湘江边,这里借指湖南长沙。
蛟宫:神话中海中的龙宫。
夫人:指神仙的侍女或侍者,这里借指仙女。
无端:无缘无故。
颓墙下:倒塌的墙壁下面。
将就:勉强凑合。
徐熙:唐代画家,擅画山水,多作青绿山水。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玉簪为题,赞美其美丽的形象和高洁的品质。全诗通过对玉簪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首句“如果和水仙在湘水之滨”,诗人首先提出了一个假设,即玉簪与水仙花相得益彰,共同出现在湘江边的美景之中。这一假设既富有诗意,又暗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次句“蛟宫添坐一夫人”,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玉簪的美丽形象。这里的“蛟宫”指的是龙宫,是神话传说中的神秘之所,而“夫人”则是指仙女,两者相结合,便形成了一幅美丽而神秘的画面。这一比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玉簪的高贵气质和独特魅力。
第三句“无端生长颓墙下”,诗人转而描绘了玉簪的生长环境。这里的“无端”意味着出乎意料,而“颓墙下”则暗示了玉簪生长的环境并不理想。然而,正是在这种逆境中,玉簪仍然能够茁壮成长,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这一描写不仅突出了玉簪的坚韧品质,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独特见解。
末句“将就徐熙为写神”,诗人再次提及玉簪的形象。这里的“将就”表示勉强凑合,而“徐熙为写神”则暗示了徐熙(唐代著名画家)也在为玉簪绘制形象。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进一步强调了玉簪的高洁品质和独特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徐熙绘画技艺的赞赏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玉簪的描绘,赞美了其美丽、坚韧和高洁的品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