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子高崖五树松,横拖铁板夹西东。
中间一线通人马,远处看来密似缝。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表达效果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剪子岭”要求赏析“剪子岭”的诗句,然后对每一句诗进行解读,最后结合全诗进行总结。
“剪子高崖五树松,横拖铁板夹西东”,此句写景,“剪子岭”位于贵州黔南,是一条长20公里的峡谷,因有两山如剪子形状相夹而得名。这里地势险峻,峰峦叠嶂,怪石嶙峋;峭壁上奇花异草丛生,苍翠欲滴;峭壁下溪水奔腾,飞瀑轰鸣。在峡谷的北端,有一片茂林修竹,绿意盎然,景色宜人。“剪子高崖”,指的就是那片茂密的竹林。这两句描写了剪子岭的险峻和美丽。
“中间一线通人马,远处看来密似缝”,此句写景,“剪子岭”两侧峭壁之间,有一条狭窄的山路,人们可以顺着这条山道行走。“线”,比喻道路,形容其狭窄。“人马”,代指行人,诗人用“线”比喻道路之窄,用“密似缝”比喻山路陡峭,形象地描绘出了剪子岭上山的险峻。
【答案】
①“剪子高崖”是指的“剪子岭”。②这句写剪子岭上的险峻:高高的崖壁之上,有五棵松树,像剪刀一样张开
,横亘着的铁板将西边的峭壁与东边的峭壁分开。③“中间一线”形容的是山路之窄。④用“密似缝”形容山路之陡。⑤
从远处看,就像一道细长的缝隙。⑥“远观”写出了诗人站在高处远望剪子岭时的感受。⑦“仿佛”表明这是诗人的一种主观
感受。⑧“如同”表明诗人认为剪子岭的险峻恰似缝衣时用针引线穿过布料。⑨“似”是动词,表示比拟。⑩“缝衣”暗合首句
中的“剪子”,都是指剪子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