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去盻犹转,抱琴何处来。
定知清夜里,去听长卿回。
细细腰宜舞,轻轻步懒催。
睡浓妆略淡,性慧相多猜。
眉下波含柳,颅心风落梅。
对人莲欲语,袖手藕藏荄。
浣水倾吴国,为云到楚台。
带飞修曳缟,佩响细衡瑰。
绿帐愁单掩,朱唇似善诙。
冰弦写离怨,洞閤远喧豗。
晓户玲珑启,春花次第开。
相将折芍药,掩映过莓苔。
蜀国倡娇薛,河中色妙崔。
试将同伫立,正惬两徘徊。
宫髻发一尺,明珠环两枚。
自然宜淡扫,故不画烟煤。
或荐珊瑚枕,如倾玳瑁杯。
息芳将近近,粉腻愈皑皑。
按曲回成雪,徵车响轶雷。
翟衣真帝也,荇菜合悠哉。
箜篌传丽玉,琵琶伏善才。
何如鼓流水,真若溯沿洄。
别鹤引如弄,求凰调转哀。
有人于座上,奈尔隔屏隈。
采药人闻阮,游仙者姓裴。
不言偶襄汉,定说见天台。

《抱琴美人图》是明代诗人徐渭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内容:

  1. 首句赏析:“身去盻犹转,抱琴何处来。”这句诗描绘了人物离去后,琴音仍在继续的情景,表达了一种对音乐的执着和留恋。同时,“身去”也暗示了人物的离去,而“盻犹转”则表达了人物内心的纠结和不舍。

  2. 中间诗句赏析:“定知清夜里,去听长卿回。”这里,“清夜”象征着宁静和纯净,而“长卿”则是古代文人司马相如的别称,这里的使用既体现了人物与司马相如之间的情感联系,又表达了人物在夜晚独处时,通过琴声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3. 细节描写赏析:“细细腰宜舞,轻轻步懒催。”这句诗通过对人物动作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既温柔又独立,既不张扬也不消极。这种性格使得人物在面对困难时,能够保持冷静和坚强。

  4. 情感表达赏析:“睡浓妆略淡,性慧相多猜。”这句诗通过对人物外貌和性格的描绘,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既有深沉的情感,又有敏锐的思考。这种内外兼修的性格使得人物在人际交往中,既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喜爱,又能保持自己的独立和尊严。

  5. 环境描写赏析:“眉下波含柳,颅心风落梅。”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清新、优美的意境。这些景物不仅美化了画面,更衬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

  6. 象征意义赏析:“对人莲欲语,袖手藕藏荄。”这句诗以荷叶和藕作为象征,寓意人物的内心世界既纯洁又复杂。荷叶象征着清新和高雅,而藕则寓意着坚韧和执着。这两种品质的结合使得人物在面对困境时,能够坚守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不为外界所动摇。

  7. 艺术手法赏析:“浣水倾吴国,为云到楚台。”这句诗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江水、吴国等元素赋予了人类的情感和行为,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动和活力。这种艺术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的画面更加丰富和多彩,也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深刻和感人。

  8. 情感共鸣赏析:“带飞修曳缟,佩响细衡瑰。”这句诗通过对人物服饰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人物的身份和地位。同时,也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这种情感的共鸣使得读者能够在阅读中感同身受,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响。

  9. 意象运用赏析:“绿帐愁单掩,朱唇似善诙。”这句诗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既含蓄又机智。这种性格使得人物在与他人交往中,既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又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喜爱。

徐渭的《抱琴美人图》不仅是一首描绘人物形象和情感的诗,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和美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深入了解明代诗歌的风格和特色,以及诗人的创作技巧和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