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如美人,楼观即奁妆。
若无一片镜,妙丽苦不昌。
兹石一何幸,值此江中央。
上乘巨搆支,下集帆与樯。
朱碧得水鲜,凫雁拂波光。
烟雾不见海,神去万里长。
我与三友俱,兼以僮仆双。
日西买市饭,半道谢驴缰。
五口将十足,蹶然馁且僵。
百钱成一游,安得甘旨尝。
归来乏灯烛,微雨沾我裳。
沽酒不成醉,颓然倒方床。
犹梦立阁中,遥观大鱼翔。
燕子矶观音阁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长江中观音阁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游览时的感受和体验。下面是逐句的解释、译文、注释及赏析:
第一联:
诗句: 青山如美人,楼观即奁妆。
译文: 青山就像美人,楼观就是她的化妆盒。
注释: 这里用“美人”和“化妆盒”两个形象来比喻青山和楼观的美丽。
赏析: 这一联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山与楼观赋予了人的特质,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第二联:
诗句: 若无一片镜,妙丽苦不昌。
译文: 如果缺少一面镜子,那么美好的景色就无法展现。
注释: 这里的“一片镜”指的是观音阁,象征着观音阁如同一面镜子,能够映射出美丽的景色。
赏析: 这表达了诗人对观音阁美丽景观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观音阁在诗人眼中的重要地位。
第三联:
诗句: 兹石一何幸,值此江中央。
译文: 这石头真是幸运,正好位于江中央。
注释: “兹石”指观音阁,“值此江中央”意味着观音阁处于长江的中心位置,视野开阔。
赏析: 这表达了诗人对观音阁地理位置的欣赏,同时也体现了观音阁在长江中的独特地位。
第四联:
诗句: 上乘巨搆支,下集帆与樯。
译文: 上面支撑着宏伟的结构,下面聚集着船只和桅杆。
注释: “上乘巨构”指的是观音阁本身,“帆与樯”则是指停靠在观音阁周围的船只。
赏析: 这描绘了观音阁周围繁忙的码头景象,展现了观音阁在江中的重要作用。
第五联:
诗句: 朱碧得水鲜,凫雁拂波光。
译文: 红色的碧绿的色彩映衬着清澈的水,凫雁在波浪中掠过。
注释: “朱碧”指的是江水的颜色,“凫雁”是在水中游动的鸟。
赏析: 这描绘了观音阁周围水域的美丽景色,给人以宁静和谐的感觉。
第六联:
诗句: 烟雾不见海,神去万里长。
译文: 烟云消散后不见大海,神仙离去却让人感觉遥不可及。
注释: “烟雾”指的是烟云,“神去”指的是神仙离去或远行。
赏析: 这表达了诗人对于神仙般境界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的距离感。
第七联:
诗句: 我与三友俱,兼以僮仆双。
译文: 我与三位朋友一同游玩,还有两位僮仆陪伴。
注释: “三友”可能指的是诗人的朋友,“僮仆双”表示有两个僮仆。
赏析: 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度时光的快乐时光。
第八联:
诗句: 日西买市饭,半道谢驴缰。
译文:太阳落山后去购买食物,半路上感谢驴的缰绳。
注释: “日西”指的是太阳下山,“买市饭”表示去市场购买食物,“谢驴缰”表示感谢驴的帮助。
赏析: 这描绘了诗人外出游玩的场景,展现了他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乐趣。
第九联:
诗句: 五口将十足,蹶然馁且僵。
译文: 我们五个人都带着足够的钱,结果突然饿了又僵硬。
注释: “五口”指的是诗人及其家人共有五人,“足”表示带有足够的钱,“蹶然”表示突然,“馁”表示饿,“僵”表示僵硬。
赏析: 这表达了由于过度消费而导致的贫困困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艰辛的认识。
第十联:
诗句: 百钱成一游,安得甘旨尝。
译文: 一百文钱只能玩一次,哪里还能品尝到美味的食物。
注释: “百钱”指的是一百文钱,“成一游”表示只玩一次,“甘旨尝”表示品尝美食。
赏析: 这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渴望的心情。
第十一联:
诗句: 归来乏灯烛,微雨沾我裳。
译文: 回家时没有灯烛照明,微雨打湿了我的衣裳。
注释: “乏灯烛”表示没有灯光照明,“微雨沾我裳”表示雨水打湿了衣服。
赏析: 这描绘了诗人归家时的不便和困扰,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自然环境的敏感和尊重。
第十二联:
诗句: 沽酒不成醉,颓然倒方床。
译文: 买酒不成只能醉倒在床。
注释: “沽酒”表示买酒,“不成醉”表示没能喝醉,“倒方床”表示醉倒在床边。
赏析: 这表达了诗人无法尽情享受饮酒乐趣的失落情绪。
第十三联:
诗句: 犹梦立阁中,遥观大鱼翔。
译文: 仍然梦见站在观音阁中,遥望大鱼飞翔的景象。
注释: “犹梦”表示仍然梦见,“立阁中”表示站在观音阁里,“大鱼翔”表示大鱼飞翔的样子。
赏析: 这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观音阁及其周边环境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同时,诗人也借由景物的变化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充满了诗意和画意,是唐代诗歌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