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兼黄白,丁宁嘱再三。
特将铁扫帚,痛握世媱贪。
窃幸师与我,不异青与蓝。

【注释】

  1. 昙阳:指佛教传说中的佛祖释迦牟尼。
  2. 男女兼黄白:意指男女都具备黄发和白身的特质,即长寿、吉祥之意。
  3. 丁宁嘱再三:叮嘱再三,表示对某人的关心和嘱咐。
  4. 特将铁扫帚:比喻用严厉的手段惩治坏人。
  5. 世媱贪:指世间的贪婪之徒,贪欲无穷。
  6. 青与蓝:比喻两种不同颜色。这里用来比喻师与徒之间的差别。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写昙阳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佛法的信仰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昙阳”,点明了主题——佛教传说中的佛祖释迦牟尼,寓意着智慧和光明。
    二句“男女兼黄白”,进一步描绘了昙阳的形象,黄发和白身象征着寿命长久和吉祥如意。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佛祖的敬仰之情,也暗示了人生的美好愿景。
    三句“丁宁嘱再三”,诗人以叮嘱的口吻,表达了对某个人的关心和嘱咐。这里的“丁宁”二字,不仅表达了诗人的关切之情,更透露出对那个人的期待与信任。
    四句“特将铁扫帚”,诗人以比喻的方式,描绘了使用铁扫帚惩治邪恶的行为。这既是诗人对现实社会的观察,也是对自己行为的反思。
    五句“痛握世媱贪”,诗人用“痛”字强调了对世间贪婪之徒的痛恨之情。这一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对社会风气的担忧。
    六句“窃幸师与我”,诗人以谦虚的口吻,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自省和自我提升的意愿。
    尾句“不异青与蓝”,诗人用比喻的方式,将师与徒之间的关系比作青色和蓝色的关系。这种色彩的对比,既突出了师徒之间的和谐关系,也暗示了彼此之间的差异和互补。
    整首诗通过对昙阳的形象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热爱和对人生真谛的探寻。诗人通过细腻的文字和深刻的内涵,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智慧与美感的艺术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