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刀割水娇红茜,风偃寒梢卧长堰。青林疏树隔荒坟,白水茫茫看不见。
将军本是北平豪,记得依稀身姓曹。怕向扬州作贵客,惯从下泽骤鸣镳。
万里秋郊平似舸,千骑围中一是我。箭叫饿鸱,龙腾快马。
趁鹿逐獐,解绦掣锁。耳后生风,鼻头出火。自来此州,杀贼不暇。
皂雕气销,韩卢魄堕。昨见儒生,衣长履大。入揖令公,挥金不谢。
抽笔制词,弯弓辄射。住释挟屠,刳牛食鲊。外枯中腴,无所不可。
促骑请邀,徵徒出野。牵犬莫迟,见兔辄打。傥遇大兕,一发断髁。
为先生寿,引满十斝。健儿跪领将军言,翻身上马去如烟。
宝刀映日不足数,角巾受风真可怜。浅草平堤水痕聚,万蹄避水移家去。
沙拥肥螯掠岸飞,丝牵小豸当空乳。汉将穷追路欲阑,胡家瓯脱避何难。
今朝立马祁连上,不见匈奴一骑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观猎篇》。下面是逐句的译文:
茅刀割水娇红茜,风偃寒梢卧长堰。青林疏树隔荒坟,白水茫茫看不见。
将军本是北平豪,记得依稀身姓曹。怕向扬州作贵客,惯从下泽骤鸣镳。
万里秋郊平似舸,千骑围中一是我。箭叫饿鸱,龙腾快马。
趁鹿逐獐,解绦掣锁。耳后生风,鼻头出火。自来此州,杀贼不暇。
皂雕气销,韩卢魄堕。昨见儒生,衣长履大。入揖令公,挥金不谢。
抽笔制词,弯弓辄射。住释挟屠,刳牛食鲊。外枯中腴,无所不可。
促骑请邀,徵徒出野。牵犬莫迟,见兔辄打。傥遇大兕,一发断髁。
为先生寿,引满十斝。健儿跪领将军言,翻身上马去如烟。
宝刀映日不足数,角巾受风真可怜。浅草平堤水痕聚,万蹄避水移家去。
沙拥肥螯掠岸飞,丝牵小豸当空乳。汉将穷追路欲阑,胡家瓯脱避何难。
今朝立马祁连上,不见匈奴一骑还。
赏析:
这首《观猎篇》是李白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英勇的将军在秋日的草原上打猎的场景。诗中通过对将军的描写,展现了他的勇猛和豪迈,以及对狩猎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战争的残酷。
诗的开头两句“茅刀割水娇红茜,风偃寒梢卧长堰”描绘了一幅秋日草原的景象,茅刀切割着水面上的红茜色,寒风中树木的枝条轻轻摇曳。这里的“红茜”可能是对红色植物的一种比喻,暗示了秋天的氛围。而“偃”则形容风的力度,使树木的枝条弯曲。
接下来的诗句“青林疏树隔荒坟,白水茫茫看不见”进一步描绘了草原上的荒凉景象。青翠的树林和稀疏的树木与周围的荒坟形成鲜明对比,而白水茫茫则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略显孤独的画面。
在描绘完背景之后,诗人转入了主题,“将军本是北平豪,记得依稀身姓曹。”这句诗中的“将军”指的是那位英勇的将军,他原本就是一位豪爽的北平人。然而,由于某种原因,他现在的身份变得模糊不清,仿佛已经忘记了自己曾经的名字。这里既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也暗含了对现实的无奈。
紧接着的“怕向扬州作贵客,惯从下泽骤鸣镳”则揭示了这位将军的生活状态。他害怕成为高贵之人(扬州)的宾客,习惯于在荒野中骑马疾驰。这反映出他对于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对于束缚的反感。
诗中出现了一段关于狩猎的描写:“万里秋郊平似舸,千骑围中一是我。”这里通过对比秋郊广阔平坦的天空和千骑包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在狩猎中的地位和感受。而“箭叫饿鸱,龙腾快马”则描述了狩猎时的紧张刺激场面,箭矢在空中划过的声音和龙腾般的马匹都让人感受到了狩猎的激情和紧张感。
诗人以“为先生寿,引满十斝”作为全诗的结束。这不仅是对那位将军的祝福,也是对他们之间友谊的肯定。而“健儿跪领将军言,翻身上马去如烟”则描绘了将军与士兵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战场上的迅速反应。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一个英勇、豪放且充满情感的人物形象。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人生、历史和社会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