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梁高负泥沙恶,一躯巧骨裹痴鞟。
昨闻已是三十年,今夕张灯始扪摸。
初疑螺尾不可梯,再进再折无尽期。
鱼脑别波枯未已,蜃脚逢沙涩懒移。
人言此语得大概,却须请君说细微。
桃根倒僵虫啮久,蜜脾仄挂蜂归稀。
二洞三洞止一隙,解衣卧洞身投鳖。
苍枰烂斧或有人,石桥浸影终无月。
当时蒋侯身不死,一去亲赍五日米。
遥闻橹响送江船,头上恐是钱塘水。
避秦岂直武陵隈,何事桃花不出来。
星河作影当归路,疑是淳于梦大槐。
徐渭的《洞岩入鳖口有石枰石桥及石池诸景》是一首充满意境和想象的作品。这首诗以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自然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与世无争的仙境中。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洞梁高负泥沙恶:描述了山洞梁上沉重的泥沙堆积,暗示着自然的严酷和岁月的沧桑。
- 一躯巧骨裹痴鞟:用“巧骨”比喻洞梁的形状,而“裹痴鞟”(即裹挟着愚笨的身体)则形象地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
- 昨闻已是三十年:意味着这座洞梁已经存在了三十年的历史,岁月在这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 今夕张灯始扪摸:在夜晚,人们开始通过照明来探索这些被黑暗所笼罩的洞穴。
- 初疑螺尾不可梯:最初,人们怀疑这样的地形结构是否适合攀爬或建造阶梯。
- 再进再折无尽期:随着不断的探索和尝试,这个谜团似乎永无止境。
- 鱼脑别波枯未已:形容水中的鱼眼(象征智慧)虽然能够辨识出水流的方向,但其生命力并未因此而枯竭。
- 蜃脚逢沙涩懒移:描述了海市蜃楼般的幻影(蜃气),它们在沙漠中显得模糊不清,令人感到困扰。
- 人言此语得大概:有人认为这首诗中的意象和言辞已经捕捉到了大致的景象和主题。
- 却须请君说细微:然而,要想全面理解诗中的深意,还需要他人的详细解说。
《洞岩入鳖口有石枰石桥及石池诸景》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作者内心情感和哲学思考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徐渭的艺术成就以及他在文学上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