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皇,贺太平。年辛未,二月望,猛虎入城。从何方,粗蹄大爪泥上没,行人谁信虎脚迹。
藏何所,日何食,祸不测。幸得郭爷燕客王家山,铜鼓震地火照天,老畜避火下山去。
明真观,咬道士。千秋巷,拗狄吉。横布裙,吓出矢。挑过高墙,搅街市。
朴行人,堕溷厕。千秋巷里少年三十辈,白捧铁叉攒虎背。
攒得虎皮碎复碎,与谁睡。少年扛虎送官府,四下官府赏米七八斗,就教少年剥松下虎。
死魂魄,上山去。头和皮,送官府。宰肉归家,饲妻与母。
古人言,市有虎。信之者,足愚鲁。今若此,云如何。金波罗,城中做窠。
凡百事,尽有似他。难信一边说话。
这首诗描绘了市中有猛虎出没,给当地居民带来的恐慌和混乱。诗中通过对猛虎的描写,表达了人们对未知的恐惧和对权威的依赖。
诗句释义:
- 市中虎(市有虎):市中出现老虎,意味着城中出现了不寻常的事情。
- 隆庆皇,贺太平:皇帝庆祝太平无事,但这只是表面上的繁荣。
- 年辛未,二月望:农历辛未年,二月十五日。这里的日期可能是一个特定的事件或节日。
- 猛虎入城:老虎突然出现在城中。
- 从何方,粗蹄大爪泥上没:老虎从哪里来的?它的脚很粗,爪子很大,踩在泥地上没有留下痕迹。
- 行人谁信虎脚迹:人们怎么会相信这只老虎曾经来过这里呢?
- 藏何所,日何食:它藏在哪里?它吃什么?
- 祸不测:灾难是无法预测的。
- 幸得郭爷燕客王家山:幸好有郭爷(可能是指一位官员)在王家山(一个地方名)帮助处理这件事。
- 铜鼓震地火照天:用铜鼓敲响,声音震地;火光照亮天空,形象地描绘了老虎出没时的壮观场面。
- 老畜避火下山去:老牛(畜)避开火焰(火),下山离去。
- 明真观,咬道士:在明真观(一座寺庙)里,道士被老虎咬伤。
- 千秋巷,拗狄吉:在千秋巷(又一条街道)上,狄吉(又一个人名)被撞倒。
- 横布裙,吓出矢:穿着裙子的妇女被吓出了箭。
- 挑过高墙,搅街市:从城墙上跳下来,扰乱了街市。
- 朴行人,堕溷厕:普通人被吓得掉进了粪坑。
- 千秋巷里少年三十辈,白捧铁叉攒虎背:千秋巷里有很多年轻人,他们手持铁叉(武器)准备对抗老虎。
- 攒得虎皮碎复碎,与谁睡:收集了很多老虎的皮毛碎片,可以用来做什么?
- 少年扛虎送官府,四下官府赏米七八斗,就教少年剥松下虎:年轻的小伙子们把老虎扛到官府,得到了官府的奖励,包括七升八斗米。
- 死魂魄,上山去:这些年轻人带着死去的老虎的灵魂回到了山上。
- 头和皮,送官府:将老虎的头部和皮毛送到官府。
- 宰肉归家,饲妻与母:回家宰杀老虎的肉,为妻子和母亲准备食物。
- 古人言,市有虎:古人说过,城市里有老虎出没是不祥之兆。
- 信之者,足愚鲁:相信这个说法的人是愚蠢的。
- 今若此,云如何:现在这样的情况,真是令人担忧。
- 金波罗,城中做窠:金波罗(一种鸟类)在城里筑巢。
- 凡百事,尽有似他:所有的事物都有类似的情况发生。
- 难信一边说话:很难相信有人会说这样的话。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市中的老虎出没事件,展示了人们在面对未知恐惧时的反应。诗中通过对老虎的描述和对事件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权威、传统观念和自然灾害的依赖。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如人们的迷信思想和对权威的盲目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