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头怜父白,老眼为儿青。
山显因人杰,才超觉地灵。
东湖徐稚宅,西蜀子云亭。
世守寒毡物,家传古砚铭。
三年忘窈窕,只影顾娉婷。
今日来仪凤,当时拾聚萤。
胡床知坐稳,羌笛不须听。
世事风中烛,人情水上萍。
清名推善政,旧业守遗经。
莫压陈惊座,犹思鲤过庭。
恢恢存晚节,落落叹晨星。
苏子归巴国,申公出汉廷。
便须花作县,莫恋肉为屏。
书信凭鸿雁,原情相鹡鸰。
公门有桃李,药笼备蔘苓。
村号浣花曲,桥题驷马䮐。
无儿堪授业,有女待归宁。
故里云连屋,长江雪满汀。
流光已健子,种德必添丁。
饮酒思吞海,为文学建瓴。
亲情胶固漆,时俗渭同泾。
栖鸟巢南越,神鲲化北溟。
家音报乌鹊,灯喜缀蜻蜓。
寡和成孤唱,沉酣耻独醒。
羲和称远驭,日月肯双停。
奉养违甘旨,栖迟感荚蓂。

诗句与译文对照

  1. 秃头怜父白,老眼为儿青。
    译文: 白发的秃头怜悯父亲,苍老的眼睛因儿子而明亮。
    赏析: 此句通过对比父亲的“秃头”和儿子的“白发”,表达了对年迈父母深切的关爱与忧虑。同时,“老眼为儿青”描绘出儿子眼中的纯真与好奇,展现了家庭的温馨画面。

  2. 山显因人杰,才超觉地灵。
    译文: 山川显现因为人杰出,才能超越感觉大地灵气。
    赏析: 此处“山显”与“才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前者强调自然景观的显著,后者则突出了人的才华非凡,寓意着只有真正有才的人,才能在大自然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3. 东湖徐稚宅,西蜀子云亭。
    译文: 在东湖有徐稚的故居,在西蜀有子云的亭台。
    赏析: 此句通过对两位历史人物住所的描述,展现了古人生活的环境与文化底蕴。徐稚与子云均为古代著名隐士,他们的故居成为了后人怀念与敬仰的对象。

  4. 世守寒毡物,家传古砚铭。
    译文: 世上守护寒冷的毡席之物,家中传扬古砚上的铭文。
    赏析: 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对传统物品的珍视与传承。寒毡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古砚则代表着文化的深厚底蕴。通过描写这些传统物件,诗人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5. 三年忘窈窕,只影顾娉婷。
    译文: 三年来忘却了温柔,只影孤单地顾盼娉婷。
    赏析: 此句通过“三年”与“只影”两个时间的跨度,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长时间孤独生活的状态。其中“窈窕”和“娉婷”分别形容女子的美丽与轻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渴望爱情的情感。

  6. 今日来仪凤,当时拾聚萤。
    译文: 今天来到仪凤楼,当时捡拾萤火虫。
    赏析: “仪凤楼”是古代建筑名,而“拾聚萤”则描绘了诗人童年时在夜晚捉萤火虫的情景。这一场景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童年美好记忆的怀念,也透露出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7. 胡床知坐稳,羌笛不须听。
    译文: 胡床知道坐得稳当,羌笛不必听了。
    赏析: 这里运用了夸张手法,将胡床的稳固与羌笛的无用相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音乐审美的独特见解。他认为真正的艺术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能够触动人心的内核。这种观点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创新性。

  8. 世事风中烛,人情水上萍。
    译文: 世间万事如同风中的蜡烛,人情冷暖如水上浮萍。
    赏析: 这句诗以“蜡烛”和“浮萍”比喻人生与世态的变化无常。蜡烛虽光,但终究会熄灭;而浮萍随水漂泊,无法自主掌控命运。诗人用此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命运的无奈。

  9. 清名推善政,旧业守遗经。
    译文: 清廉的美名推崇善政,旧业坚守传授经典。
    赏析: 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政治理想的追求与坚持。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同时保护并传承宝贵的文化遗产。这种理念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10. 莫压陈惊座,犹思鲤过庭。
    译文: 不要压制陈腐的座位,还思考鲤鱼跳过庭院。
    赏析: 诗人通过“陈惊座”与“鲤鱼”这两个意象,表达了对传统束缚的反思与批判。他认为应该打破陈规陋习,勇于创新,就像鲤鱼跳过古老的庭院一样充满生机。这种思想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

  11. 恢恢存晚节,落落叹晨星。
    译文: 宽广宏大保持了晚年节操,落拓惆怅感叹晨星。
    赏析: 诗人在这里用“恢恢”来形容自己晚年的节操广阔无垠,而“落落”则表达了自己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辛酸。这种对比既展示了诗人的豁达胸怀,又反映了他晚年的孤独与辛酸。

  12. 苏子归巴国,申公出汉廷。
    译文: 苏武回到巴蜀国,申屠嘉出仕汉朝廷。
    赏析: 通过提及苏武和申屠嘉,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他们的故事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激发了人们为国家献身的精神。

  13. 便须花作县,莫恋肉为屏。
    译文: 就应该用花来做县令,别留恋肉做的屏风。
    赏析: 这句诗鼓励人们要摒弃虚荣心,专注于实际工作。诗人认为只有实干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而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只会让人迷失方向。这种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14. 书信凭鸿雁,原情相鹡鸰。
    译文: 书信依靠鸿雁传递,寄托的是亲人之间的情感。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亲情思念的诗。通过“鸿雁”、“鹡鸰”这两个意象,诗人传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牵挂与思念之情。这种情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与感人。

  15. 公门有桃李,药笼备参苓。
    译文: 公家门庭有桃花李叶,药柜里准备人参茯苓等药材。
    赏析: 诗人描绘了公门中繁荣景象,象征着学问与品德的传承。这里的“桃李”与“药笼”都代表了教育和医疗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教育和公益事业的关注和支持。

  16. 村号浣花曲,桥题驷马䮐。
    译文: 村号叫浣花曲,桥上题写四匹马。
    赏析: 通过“浣花曲”和“四匹马”这两个元素,诗人展现了乡村的自然美景与和谐氛围。这些细节反映了诗人对家乡风光的热爱以及乡村生活的宁静美好。

  17. 无儿堪授业,有女待归宁。
    译文: 没有儿子可以传授学业,有女儿可以回娘家了。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庭传承的重视以及对子女教育的期望。他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石,而子女是国家的未来。因此,诗人希望通过教育培养更多的人才来贡献给国家。

  18. 故里云连屋,长江雪满汀。
    译文: 故里房屋连成一片,长江雪覆盖小岛。
    赏析: 诗人以自然景观作为背景,展现了家乡的美丽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的“云连屋”与“雪满汀”都富有诗意,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

  19. 流光已健子,种德必添丁。
    译文: 岁月流逝身体强健的儿子,积德行善定会多生儿女。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庭幸福和子孙繁衍的美好祝愿。他认为身体健康和德行积累是家庭幸福的基石,而良好的道德品质则有助于家族的延续和发展。

  20. 饮酒思吞海,为文学建瓴。
    译文: 饮酒时想到能吞噬海洋,为文学建立高楼大厦。
    赏析: 诗人以饮酒为媒介,表达了对文学事业的激情与抱负。他认为文学创作需要广阔的胸襟和深厚的学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创造出伟大的作品来。

  21. 亲情胶固漆,时俗渭同泾。
    译文: 亲情像黏合剂一样坚固,时世就像清水一样清澈。
    赏析: 通过比喻手法,诗人强调了亲情的重要性和纯洁性。他认为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亲情是人们最坚实的依靠,而时俗则需要我们保持一颗纯净的心去面对。

  22. 栖鸟巢南越,神鲲化北溟。
    译文: 鸟儿栖息在南方越国的天空下,神龙变成北冥深渊里的巨鲲。
    赏析: 诗人以神话传说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壮丽的画面。这里既有自然界的神奇现象,又有人类文化的丰富内涵,展现出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探索精神。

  23. 家音报乌鹊,灯喜缀蜻蜓。
    译文: 家信传来喜鹊报佳音,灯笼点亮喜气洋洋。
    赏析: 这句诗以喜鹊和蜻蜓为题材,寓意着家人间的喜悦和祥和。喜鹊报喜、灯笼点亮的场景充满了喜庆和温馨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快乐。

  24. 寡和成孤唱,沉酣耻独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