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峨莲花山,万仞高崔嵬。
田形级阶梯,峰势层楼台。
四时风雨暝,半日云雾开。
昔年遭广寇,民屋俱炎埃。
田畴已荒秽,垣墙半蒿莱。
皇威赫斯怒,令行速奔雷。
大将祃旗纛,天兵自南来。
杀戮遗孽尽,鬼哭声哀哀。
膏血涂宿莽,髑髅蚀苍苔。
至今十载后,宁谧毋惊猜。
嗟予膺宠命,治邑惭非才。
劳心勤抚字,民物何康哉。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根据内容和风格推测应该是一位古代文人。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描绘了莲花山的不同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人民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感慨。
峨峨莲花山 - 这是第一句,描述了莲花山的高耸和壮观。”峨峨”意为山峰高大,”莲花山”则是指山形似莲花,这两句共同描绘了莲花山的雄伟景象。
万仞高崔嵬 - 这句描述了山的高度,”万仞”指的是极高的高度,”崔嵬”则是形容山峰高耸的样子。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莲花山的高大和险峻。
田形级阶梯,峰势层楼台 - 这句描绘了山路的曲折和山峰的层次感,”田形”和”阶梯”暗示了山路的形状像田字形,”层楼台”则形象地描述了山峰的层次分明。
四时风雨暝,半日云雾开 - 这两句描写了莲花山四季的变化和天气的变化,”四时”指的是一年四季,”风雨暝”和”云雾开”则分别描述了雨天和晴天的景象。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莲花山的多变和美丽。
昔年遭广寇,民屋俱炎埃 - 这两句回忆了历史上莲花山遭受战争破坏的情况,”广寇”指的是外来侵略者,”炎埃”则指火灾和烟雾,这两句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田畴已荒秽,垣墙半蒿莱 - 这两句描绘了战后荒芜的景象,”田畴”和”垣墙”分别代表了农田和城墙,”荒秽”和”蒿莱”则形容了它们被破坏后的荒凉状态。
皇威赫斯怒,令行速奔雷 - 这两句表达了皇帝的威严和命令的迅速执行,”皇威赫斯怒”形容皇帝的权威强大到足以引发愤怒,”令行速奔雷”则形容命令迅速执行如同雷霆般迅猛。
杀戮遗孽尽,鬼哭声哀哀 - 这两句描述了战争中的残酷,”杀戮遗孽尽”意味着战争结束了,留下的只是悲伤和哀悼,”鬼哭声哀哀”则形容了这种悲痛声音的凄凉。
膏血涂宿莽,髑髅蚀苍苔 - 这两句描述了战争后的场景,”膏血涂宿莽”意味着战死的人的血染红了田野,”髑髅蚀苍苔”则形容了尸体被侵蚀,只剩下白骨在青苔中。
至今十载后,宁谧毋惊猜 - 这两句表达了战争结束后十年来的生活平静,没有战乱和恐慌,”宁谧毋惊猜”意味着和平安宁,没有战争的威胁和猜测。
嗟予膺宠命,治邑惭非才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被赋予重任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感到自己才能不足而感到惭愧。
劳心勤抚字,民物何康哉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为了治理百姓而辛勤工作的决心,”劳心勤抚字”意味着他勤奋地工作,关心百姓的生活,”民物何康哉”则表达了他对百姓生活安康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