茆山三峰瘦于削,拔地劖天起岩崿。
茆家兄弟已成仙,翩然欲下骑丹鹤。
琼宫琳宇相参差,灵芝瑞草何葳蕤。
羽衣或跨黑虎降,玉印曾获白兔窥。
可怜桑田变沧海,依旧三峰森翠霭。
山中有客久出游,孟浪不归今几载。
昨朝青鸟传云书,招邀好觅烟霞居。
白石炊香凝雪粒,黄精酿熟浮玉蛆。
飙车忽乘归兴速,茆山之歌已终曲。
殷勤为我谢茆仙,丹台许注长生箓。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茆山歌(茅山的赞美)
  • 注解:
  • 茆(máo):地名或植物名,这里指茅草。
  • 歌:此处指诗歌。
  • 茅山:位于今江苏省常州市,因山多茅而得此名。
  • 三峰瘦于削:形容茅山的山峰挺拔而尖细,仿佛被削去一般。
  • 拔地劖天起岩崿(nè):形容茅山的高耸入云,气势磅礴。
  1. 茅家兄弟已成仙
  • 注解:
  • 茅家兄弟:可能是指茅山中的一些道士或者隐士。
  • 成仙:成为仙人,脱离尘世,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
  1. 翩然欲下骑丹鹤
  • 注解:
  • 翩然(piān rán):轻快的样子。
  • 欲下骑丹鹤:意指渴望乘着丹鹤飞升到天界。
  1. 琼宫琳宇相参差(琼宫:华丽的宫殿;琳宇:美玉般的建筑)
  • 注解:
  • 琼宫和琳宇都是用来形容非常华丽且珍贵的场所。这里可能是在描述茅山上的美丽宫殿和庙宇。
  1. 灵芝瑞草何葳蕤(wēi xī)
  • 注解:
  • 灵芝:一种珍稀的药材,传说能延年益寿。
  • 瑞草:吉祥的草木。
  • 葳蕤(wēi ruí):茂盛的意思。
  1. 羽衣或跨黑虎降(羽衣:穿着羽毛制成的衣服;黑虎:传说中的神秘动物;降:降临)
  • 注解:
  • 羽衣:这里指的是神仙或道士所穿的衣服,通常是用羽毛或其他轻盈材料制成。
  • 黑虎:可能是指传说中的神兽或神秘动物。
  1. 玉印曾获白兔窥(玉印:象征权威或尊贵的物品;白兔:传说中的吉祥动物)
  • 注解:
  • 玉印:通常与权力、尊位相关联。
  • 白兔:同样是吉祥的动物,常常与美好的愿望联系在一起。
  1. 可怜桑田变沧海(桑田:古代对大海的一种形象化称呼;沧海:广阔的大海,常用来比喻变化之巨大)
  • 注解:
  • 这里用桑田和沧海来形容时间的变迁和世界的广袤。
  1. 依旧三峰森翠霭(yīng yǒu sān fēng sēn cuì ǎi)
  • 注解:
  • 森翠霭:形容山峰依然郁郁葱葱,云雾缭绕。
  1. 山中有客久出游(山中客:指居住在山上的人,可能是指茅山的道士或居民)
  • 注解:
  • 久出游:长时间外出游历。
  1. 孟浪不归今几载(孟浪:轻率、不慎重;归:返回)
  • 注解:
  • 这里表达的是某人因为某种原因(可能是工作、学习或其他事情)未能按时返回。
  1. 昨朝青鸟传云书(昨朝:昨天;青鸟:神话中的使者;云书:天上的书信)
  • 注解:
  • 这里描述了某人收到了来自天上的书信。
  1. 招邀好觅烟霞居(招邀:邀请;烟霞居:隐居的地方)
  • 注解:
  • 通过邀请对方一起寻找隐居的地方,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1. 白石炊香凝雪粒(白石炊香:利用白石烹饪食物以产生香气;凝雪粒:将雪粒凝结成珠)
  • 注解:
  • 这里描绘了使用白石烹饪食物的情景,以及将雪粒凝结的过程。
  1. 黄精酿熟浮玉蛆(黄精:一种可食用的植物;玉蛆:白色的小虫子)
  • 注解:
  • 通过描述酿造过程和成品,展现了一种独特的美食制作方法。
  1. 飙车忽乘归兴速(飙车:指驾驶快马飞驰;归兴:回归的心意)
  • 注解:
  • 这里表达了某人突然有了一种强烈的回家欲望,可能是因为某种情感上的触动。
  1. 茆山之歌已终曲(茆山之歌:指茅山的歌谣;终曲:结束的部分)
  • 注解:
  • 这里意味着茅山的歌谣已经唱完,结束了这段旅程。

整体赏析:
这首诗是一篇赞美茅山美景及其神秘文化的颂歌。诗人通过对茅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茅山上道士生活状态的反映,展现了茅山作为一处人间仙境的魅力。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典故,如“丹鹤”、“琼宫”、“灵芝”等,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传达了对自然和仙人生活的向往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和美感的诗歌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