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阅遗编慨古今,股肱元首义何深。
共看四海无虞日,要识虞廷警戒心。
【注释】
遗编:指古代遗留下来的文献。股肱:比喻国家的重臣,也用来比喻君主的左右大臣。虞廷:古代传说中的尧、舜等圣明君主的朝廷。警戒心:警惕之心。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诗。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首联写作者阅读了历代典籍,感慨古今兴亡;颔联以四海无虞喻国家安宁,以虞廷警戒喻君王警惕;颈联写国家安定,君王要警惕;尾联总结历史经验,告诫当今之君。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希望国家长治久安的美好愿望。
每阅遗编慨古今,股肱元首义何深。
共看四海无虞日,要识虞廷警戒心。
【注释】
遗编:指古代遗留下来的文献。股肱:比喻国家的重臣,也用来比喻君主的左右大臣。虞廷:古代传说中的尧、舜等圣明君主的朝廷。警戒心:警惕之心。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诗。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首联写作者阅读了历代典籍,感慨古今兴亡;颔联以四海无虞喻国家安宁,以虞廷警戒喻君王警惕;颈联写国家安定,君王要警惕;尾联总结历史经验,告诫当今之君。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希望国家长治久安的美好愿望。
太液池,位于北京西城的北部,是唐代皇帝的御花园。而“莲”字在这里显然指的是荷花,因为荷花在夏季盛开,而在冬季则枯萎,与池塘中的其他植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太液池边的荷花在夏日盛开,香气四溢,透过帘幕也能闻到。荷花的叶片上挂着晶莹的露水,荷叶间缓缓升起的云彩仿佛也在欣赏。道眼濂溪的美景曾让我沉醉其中,如仙女般婀娜多姿,令人陶醉不已。每年这个时候
【解析】 此诗作于诗人归朝后,为颂扬朝廷恩宠而作。首联写春熙楼之盛;颔联写春熙楼之丽景;颈联写春熙楼之雅兴;尾联写春熙楼之逸情。“高卧不知天地老”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表明了诗人归隐后的心境,表达了他与世相违、超脱尘世的高洁品格和旷达胸襟。 【答案】 (1)十二阑干:指栏杆有十一面,只有一面没有栏杆,形同十二面,故称“画阑”,用以形容楼阁的雄伟壮丽。芳菲:花草芳香,此处泛指南北地区春天的气息。别驾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归隐田园生活的诗歌。下面是每句的翻译以及相关的注释: 1. "识破人间蕉鹿梦,归来田舍学为农。" - 注释:“识破”意为“识别”、“理解”,“人间蕉鹿梦”比喻人们追逐功名利禄、浮华不实的梦境。“归田舍学为农”表示放弃追求功名,回归田野劳作的生活。 - 赏析:诗人通过“识破人间蕉鹿梦”表达了他对世俗功名的清醒认识和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他选择回归田野,学习耕作
【注释】 吴尚书:即吴昌裔,字忠烈,南宋理宗嘉定年间任枢密使。 翼翼:形容庙宇高大而壮观。 穹祠(qiú cí):指高高的祭坛。 伊周:伊尹、周公,古代著名的辅臣。 气:这里指生命力。 高风:高尚的品德。 天怜:上天怜悯。 孙子:指吴昌裔的儿子。 遗芬:遗留下来的芬芳香气。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全诗以历史人物为线索,通过描写吴尚书祠的雄伟壮丽、香火鼎盛,颂扬了吴尚书的丰功伟绩和崇高精神
【注释】 松轩:种松的轩。 为任氏廷芝题:替任氏廷芝题写。 幽人:隐居的人。 结屋:建造小屋。青山下:在青山之下。 种得长松三百馀:种了三百余棵松树。 启蛰:指冬去春来,动物开始苏醒。苍龙:指云,云气苍茫如龙。 霄汉:天空、云汉。 引雏白鹤到阶除:引来幼小的白鹤飞到台阶上。 四檐:屋脊上装饰着四个飞檐。 秋声:秋风的声音。可读书:可供读书。 弘景:陶弘景,东晋时人
诗句解读 1. 几年侍从依青琐 - 注释: 青琐,古代用以装饰皇宫大门的绿色丝线。此处指代皇宫。几年,时间长短。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皇宫中多年服务的意境。"依青琐"暗示了宫廷生活的严谨和庄重。 2. 华秩于今喜载迁 - 注释: 华秩,指高位或尊贵的职位。今,现在。载,表示“被”。 - 赏析: 描述了自己目前所享受的高位和尊荣,表达了一种对当前地位的自豪和满足。 3.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晓承恩诏许南旋,暂辍清班下讲筵。 - 注释:“晓”指清晨。“承恩诏”表示接到了皇帝的诏书,“许南旋”表示允许返回南方。“暂辍清班”意为暂时辞去朝廷上的官职。“下讲筵”即离开讲学或办公的场所。这句话描述了某人在清晨接到诏书后,被允许回家乡(南旋),暂时离开了朝廷(清班)。 2. 新赐宫袍才五品,重来乡国已三年。 - 注释:这里提到的“宫袍”指的是朝廷赐予的官服
这首诗的作者为宋朝诗人黄庭坚,题目是《次韵答陈德仁》。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谁道盆池有许宽”: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盆池通常指的是一个较小的池塘或水池,而这句诗意味着即使是这样的地方也足够容纳荷花盛开,展示了荷花之美。 2. “荷花着雨溢清寒”:描述了荷花在下雨天开放的景象,雨水增加了荷花的清新和凉爽感,使画面更加生动。 3. “风前两两如相语”
【注释】 (1)石涧:指石泉寺,在四川成都。邵子:邵康节,北宋哲学家、文学家,号安乐先生。圈中理:指邵康节的《安乐集》。 (2)师襄:指琴师师旷。膝上琴:指琴曲《流水操》。 (3)月窟:指月宫。天心:指天心阁。 (4)遗诸子:指遗赠给后学。 【赏析】 这是一首题石泉寺的诗。作者对石泉寺十分喜爱,曾作《游石泉寺》一诗,“余尝读邵公《安乐集》于石泉之侧,因以名其亭焉”(《全唐诗》卷二九五)
【诗句释义】 谁开药圃:是谁把药草的花园开辟在青山下? 元是神医:这原来是那位神医的栖息之地。 赤茯斸来如斗大:那红色的茯苓,有如斗那么大! 紫芝种得与云齐:那紫色的灵芝,长到和天空一样高! 晴窗细检桐君谱:晴天的时候,我仔细翻阅着《桐君谱》; 夜月闲分木客题:晚上明月当空时,我静静地欣赏着木客题写的诗词。 剩有馀香遗后嗣:还有那淡淡的余香,留给后来的人去继承发扬。 握兰长日侍金闺
注释: 奉制文武诗:这是一首奉皇帝之命而创作的诗歌,主题是赞美文武百官的功绩。 百官俸禄总膏脂:百官的俸禄如同膏脂一般丰厚。 戒石亭前有训辞:在戒石亭前,官员们接受了皇帝的训诫。 看取汉家青白吏:看看那些清廉公正的官吏。 寸心惟许老天知:我的一片忠心只愿被上天知晓。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奉皇帝之命而创作的诗歌,主要赞美了文武百官的功绩。诗人通过对比百官的俸禄和他们的功绩,表达了对官员们的敬仰之情
注释: 1. 断金:比喻坚固如铁。 2. 君臣气谊:指君臣之间深厚的关系和情谊。 3. 蒙古:这里指的是蒙古族的统治者,即成吉思汗。 4. 进谏:指对君主提出批评意见。 5. 随事托规箴:指随时提醒君主注意改正错误,避免过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扬忠诚、智慧、勇气和智慧的诗歌。它表达了对君臣之间的深厚情谊的赞美,以及对忠诚、智慧和勇气的赞扬。同时,它也提醒我们,作为统治者,应该时刻保持警觉
奉制文武诗 楩楠杞梓总良材,尽是先朝雨露培。 今日庙廊抡大用,栋梁榱桷一时来。 注释:楩、楠、杞、梓都是优质的木材,这些优质木材都是在先朝时期经过雨露滋润培育出来的。如今皇帝在庙廊里挑选有才能的人才,像栋梁一样的人将会被选拔上来。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对朝廷人才选拔的赞美和期待。首句“楩楠杞梓总良材,尽是先朝雨露培”通过比喻的方式,赞扬了那些经过先朝培养的优秀人才。第二句“今日庙廊抡大用
【注释】 奉制文武诗:奉:遵从;制:皇上的命令或指示;武:指武艺、武力;文:指文学、文化。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尊崇文武,崇尚武力和文治的思想。 覆载:覆盖承载。 中:中心。 存:存在。 报主身:报效君主。 庙堂:古代帝王议事的殿堂。 须用:必须使用。 读书人:有学问的人。 分:职责,份量。 一视:对待。一视同,意为同等看待。 万里:指遥远的地方。 仁:爱。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朝永乐年间
解析: 注释: 1. 奉制文武诗:这是一首表达对国家和人民深切关怀的诗歌。"奉制"意味着诗人遵循着帝王的命令或旨意创作,这通常涉及到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君主的尊重。 2. 四海频年水旱多:这里指的是全国范围内连续多年的自然灾害,如洪水、干旱等,这些灾害频繁发生,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3. 民贫如此欲如何:表达了诗人对于民众贫困状况的担忧和思考
【注释】 百二山河:指长江,汉时以秦得天下之劳力而失之者不过百二(百分之二十),故有“百二山河”之称。 三千貔虎:《三国志·吴志·甘宁传》载,甘宁在孙权手下任偏将军。一次,孙权派甘宁到鄱阳去征讨叛贼,临行前,孙权问甘宁:“你带多少人马?”甘宁回答:“带兵三千人。”孙权又问:“这三千人是些什么人?”甘宁说:“都是虎豹之士,如猛虎、烈豹。”后来,孙权又派甘宁到江陵征讨黄祖,又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