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管葭灰动,新阳到玉除。
履祥元老献,云物史臣书。
气应和风转,衣添弱线初。
自怜留滞者,犹复待吹嘘。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长至
六管葭灰动,新阳到玉除。
履祥元老献,云物史臣书。
气应和风转,衣添弱线初。
自怜留滞者,犹复待吹嘘。
注释:
- 长至:指冬至,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冬季的开始。
- 六管葭灰动:指在冬至日,人们会点燃葭草(一种植物)的灰来观测太阳的位置,以此来确定日期,因为葭草的灰会随着太阳的运动而转动。
- 新阳到玉除:冬至过后,阳光逐渐变强,如同从玉石中升起,所以称为“新阳”。
- 履祥元老献:履祥(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师长),作为一位元老级别的人物,他向诗人献上自己的作品。
- 云物史臣书:云物(自然界的现象)被记录为历史(史书)的一部分。
- 气应和风转:气象现象与天气的变化相呼应。
- 衣添弱线初:随着天气变暖,衣服的线也变得更柔软,增加了衣物的舒适性。
- 自怜留滞者,犹复待吹嘘:作者自嘲自己滞留在某地,但仍希望得到他人的帮助和鼓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至日的景象和感受,通过观察自然变化来表达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思考。诗中的“六管葭灰动”形象地描述了冬至日的自然现象,而“履祥元老献”则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感激之情。整体上,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