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急金城路,烽烟接夏州。
送君愁落日,诸将迫防秋。
破敌辕门誓,论兵虎帐筹。
临流怀慷慨,结束有吴钩。
【注释】
(1)费:指代某人。
(2)金城路:即“金城道”,古称陇右。
(3)夏州:今陕西省北部地区。
(4)防秋:为防御边境敌人侵袭的军事行动。
(5)破敌:突破敌军。辕门:古代军营大门。
(6)虎帐:古代将帅坐卧之处,以虎皮作帐,故名。筹:筹划。
(7)论兵:讨论战事。
(8)吴钩:剑名,用吴地所产之铁锻成的刀鞘和剑身。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友人到兰州赴任时所作。诗中既写友情,又写送别的依依不舍之情;既写送别之际的感慨,又写出对朋友前途顺利的良好祝愿。
首联两句点出友人即将奔赴前线的地点。从字面上看,这两句似乎是在写景叙事,实际上,它却蕴含着深厚的情谊和深沉的感慨。“金城”一词,不仅指的是陇右的金城关,也暗指着诗人的故乡。因为诗人曾长期在陇右生活,对这里的风土人情了如指掌。如今,他就要与友人分别,去到那遥远的地方去戍边,心中自然充满了无限感慨。“金城路”三字,既是实指之地,又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象征,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友人出征的关切之情。
颔联两句则是写友人即将踏上征途的情景。在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夕阳比作一位多情的姑娘,而将诸将比作追求功名利禄的贪官污吏,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这种写法,既富有诗意,又富有幽默感,令人忍俊不禁。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踏上征程的担忧与不舍。
颈联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出征前的情形。在这里,诗人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破敌”、“论兵”都喻为一场战争。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友人英勇善战、凯旋而归的美好祝愿。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注以及对自己命运的忧虑。
尾联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在这里,诗人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将“结发”比喻为吴钩,以此寄托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而“有吴钩”三字,既表明了友人即将披甲上阵,也暗示了其必将取得辉煌成就的寓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深情厚意的送别场面。同时,它也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关注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