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黯春城夜,悬灯定几家。
光摇十蓂叶,焰吐九枝花。
簪盍星初聚,杯深雨亦嘉。
白头思稚齿,叠鼓月中挝。
【注释】
1、“云黯春城夜”:春天的夜晚,云层暗淡,阴霾重重。
2、“悬灯定几家”,悬灯:在元宵节挂上彩灯。
3、“十蓂叶”,蓂,一种草,古人认为每三十天长成一片,称为“一荚三华”。
4、“焰吐九枝花”,“焰”:火苗。九枝:指灯花。
5、“簪盍星初聚”,簪盍(hé):古代妇女的一种发髻。
6、“杯深雨亦嘉”,杯:酒杯。
7、“白头思稚齿”,白头:年老。
8、“叠鼓月中挝”,挝:敲。
【赏析】
《新正十一日施囧卿宅社集次龚方伯韵》,是明代诗人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写元宵节的热闹场景,描绘了节日的欢乐气氛,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的首联:“云黯春城夜,悬灯定几家。”描写了元宵节晚上的场景。云朵黯淡,使得整个城市变得昏暗,人们纷纷挂起了灯笼,照亮了夜空。这两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元宵节夜晚的美丽画面。
颔联:“光摇十蓂叶,焰吐九枝花。”描述了元宵节夜晚的另一个特色——烟花爆竹。烟花的光芒摇曳着十颗新芽般的叶片,九枝花状的烟花绽放在空中,犹如繁星点点。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美景,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世界。
颈联:“簪盍星初聚,杯深雨亦嘉。”描绘了人们在庆祝元宵节时的欢聚情景。人们戴着星星形状的发簪,酒杯中倒满了美酒,仿佛天空中的星星都聚集在一起,为人们带来好运与祝福。这两句通过描绘人们的欢乐场面,展现了节日的热闹气氛。
尾联:“白头思稚齿,叠鼓月中挝。”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光的回忆和怀念之情。白头的自己怀念着年少时的模样,而叠鼓般的月亮也敲打着回忆的大门,唤起了对过去岁月的感慨。这最后一句既总结了全诗,又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空间。
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通过对元宵节的描绘,展现了节日的热闹场面和人们的喜悦心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