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岁谈经傍日边,新恩仍许石头传。
衣冠太学诸生候,礼乐中兴圣主年。
幄帐春风花半拂,桥门夜月璧双圆。
师臣讲席多同异,不似扬雄只儗玄。
【诗句释义】:
- 几岁谈经傍日边,新恩仍许石头传。
- “几岁”:多少年。
- “谈经”:指讨论经书。
- “傍日边”:靠近日边。
- “新恩”:新的恩惠。
- “石头”:地名,这里指代张殿。
- “许”:允许。
- “传”:传授。
- 衣冠太学诸生候,礼乐中兴圣主年。
- “衣冠”:古代士人穿礼服,这里指代读书人。
- “太学”:古代最高级的教育机构,这里泛指高等学府。
- “诸生”:学生。
- “候”:等待。
- “礼乐兴”:礼仪与音乐的兴盛。
- “圣主”:英明的君主。
- 幄帐春风花半拂,桥门夜月璧双圆。
- “幄帐”:帐篷。
- “春风”:春天的风。
- “花半拂”:花随风轻扬。
- “桥门”:桥梁的门口。
- “壁双圆”:墙上有两幅对联(或画)呈圆形。
- 师臣讲席多同异,不似扬雄只儗玄。
- “师臣”:指老师或大臣。
- “讲席”:讲课时所坐的地方。
- “同异”:相同与不同。
- “儗”:比拟、比附。
- “扬雄”:西汉哲学家、文学家,以“玄”著称。
【译文】:
张殿被送到南司成学习,他年纪不大却已经能谈论经书,朝廷仍然允许他在石头城传道。
许多士子在太学等候机会,希望受到礼乐兴盛时期圣明君王的重用。
帐篷里春风拂动着花朵,桥头夜晚月光映照着璧玉。
老师和大臣的课室中充满了不同的见解,不像扬雄那样只是比附玄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通过描绘张殿在南司成的学习生活,表达了对他的祝福和期望。首句“几岁谈经傍日边,新恩仍许石头传”,赞美了张殿年少有才,能在石头城这样的学术圣地传道授业,这是对其才能和前途的肯定。第二句“衣冠太学诸生候,礼乐中兴圣主年”,进一步描述了张殿所处的时代背景,强调了他在这样的历史节点上能够有机会学习和成长,这既是对他个人命运的肯定,也是对当时国家形势的一种描述。
第三句“幄帐春风花半拂,桥门夜月璧双圆”,描绘了张殿所在环境的美好,既有春风吹动花瓣的景象,也有桥头夜晚月光映照璧玉的情景,展现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诗意,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张殿所处的环境和他的心情。
最后一句“师臣讲席多同异,不似扬雄只儗玄”,则是对张殿未来道路的期许。这里的“师臣”可能指的是他的老师或大臣,而“讲席多同异”则暗示了他的教学风格可能会与众不同,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主张。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对张殿的期望,希望他能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而不是盲目跟随他人。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现了作者对张殿的赞赏和祝福,又展示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