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千古郁相望,著屐归来鬓未苍。
二室玉花飞翰墨,中嵩云气湿衣裳。
高僧诀向峰头授,太史书宜石上藏。
十载尚平游岳梦,逢君先为乞琼浆。
这首诗描绘了管建初在嵩山游玩时的所见所感,通过描绘名山、高僧、太史等人的形象和行为,展现了他们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态度。
第一句“名山千古郁相望”,描绘了嵩山作为历史名山的壮丽景色,与历史上其他名山相比,显得更加古老而壮观。这里使用了“名山”和“千古”两个关键词,强调了嵩山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接着,第二句“著屐归来鬓未苍”,描述了作者游山归来时的场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第三句“二室玉花飞翰墨”,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将嵩山的美景比喻为飘落的玉花,将笔墨比作飞动的翰墨,形象地描绘了嵩山的自然之美。同时,“著屐归来鬓未苍”也暗示了作者游山的时间之长,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第四句“高僧诀向峰头授”,以高僧为线索,描绘了高僧在峰头的传授仪式,体现了宗教文化的独特魅力。这里的关键词“诀”和“授”分别表示传授和授予,展现了嵩山作为宗教圣地的地位。
第五句“太史书宜石上藏”,以太史为线索,讲述了太史在石上的记载,强调了历史的传承和记录的重要性。这里的关键词“书”和“宜”分别表示书写和适宜,展示了嵩山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传承者的角色。
最后一句“十载尚平游岳梦,逢君先为乞琼浆”,表达了作者对嵩山的深厚情感和期待。这里的关键词“遇”和“乞”分别表示相遇和恳求,展现了作者对嵩山的敬仰之情以及希望与嵩山亲近的愿望。
这首诗通过对名山、高僧、太史等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嵩山的敬仰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