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束发滥朝簪,细数君恩一一深。
微服颇冯三献玉,空囊肯爱四知金。
箧书贝锦诚何意,白日青天是此心。
元老只今怜国士,云霄北望涕难禁。
【注释】
①束发:束发戴冠。②细数:细细计算。③冯:通“奉”,奉献,进献。④空囊:指自己清贫。肯爱:怎敢吝惜。⑤箧:书箱。贝锦:用贝壳装饰的锦绣。⑥元老:朝廷元老大臣。国士:国家重臣。⑦云霄:高远的天空。⑧涕难禁:因感激而流泪。
【译文】
自从束发戴冠做官以来,仔细算来皇上给予我的恩情一一很深。
微服出行时进献三件贡物,空手而去却吝惜四知金(比喻钱财)一文。
书箱里装的贝锦难道是别有用意?高远的天空下这颗赤子之心永存。
当今元老大臣们怜惜我这个国家的贤臣,我北望云天不禁泪流如雨。
【赏析】
这是一首感恩诗,诗人以真挚的感情表达了他为皇帝所赏识和信任的感激之情。诗中抒发了诗人对皇帝的无限感激之情。诗人以真挚的语言、朴素的笔触、流畅的行文,充分表达了他对皇帝的感恩之情。
首联“自束发至簪缨”句,写自小到大的经历。从“束发”、“簪缨”,可见少年时代就入仕当了官。“细数君恩一一深”,是说自己一生受恩深重,不能一一记数。“细数”,不是一一细数,而是说一生之中受恩深重,无法细数。这里,“一一深”的“一”字用得极为巧妙,既表现了恩情之重,也表现了作者对恩情的无限珍惜。
颔联“微服颇冯三献玉”,“冯”,通“奉”,进献;“三献玉”,指三次进献贡品。“空囊肯爱四知金”,空囊,即囊空,意思是自己贫穷,哪里还敢吝惜四知金呢?“肯爱”,是岂敢吝惜的意思。“四知金”指钱,古代有“四知金”之称,是指清廉之士不贪财之意。这两句说,自己虽然贫困,但也不敢吝啬钱财。这里,“三献玉”与“四知金”都指进献之物,“肯爱”二字说明自己虽贫穷,却不敢贪恋钱财。这两句是说自己之所以能受到皇帝的赏识和信任,是因为自己一直廉洁自守,不贪钱财,才得到皇帝的赏识和信任。
颈联“箧书贝锦诚何意”,是说自己之所以能得到皇帝的赏识和信任,是因为自己一直清廉自守,不贪钱财,才得到皇帝的赏识和信任。“贝锦”指的是书籍,这里用“贝锦”比喻书籍。《晋书·谢安传》载,谢安为吏部尚书,举贤良为令史,谢安问曰:“卿何如人?”对曰:“松柏之姿,不知斧斤。”谢安说:“将拟诸何辈?”曰:“皆竹头木脑,自有凌云之气。”谢安听后说:“甚佳!此君萧然竟日,令人想见风采。”后来人们用这个典故来形容人的品质高雅,为人正直。“诚何意”,即“是什么意思”。这里的意思是,自己一直清廉自守,不贪钱财,才能得到皇帝的赏识和信任。这两句是说自己之所以能得到皇帝的赏识和信任,是因为自己一直清廉自守,不贪钱财,才得到皇帝的赏识和信任。
尾联“白日青天是此心”,是说自己一直清廉自守,不贪钱财,才能得到皇帝的赏识和信任,是因为自己的内心永远像白日一样明亮,像青天一样清澈。“白日青天”是形容人的品德高尚纯洁。“是此心”,是说我的内心永远像白日一样明亮,像青天一样清澈。这两句是说自己之所以能得到皇帝的赏识和信任,是因为自己一直清廉自守,不贪钱财,才得到皇帝的赏识和信任。这两句是说自己之所以能得到皇帝的赏识和信任,是因为自己内心永远像白日一样明亮,像青天一样清澈。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无比感激之情。诗人以真挚的文字,细腻的情感,表达了自己一生受恩深重,无法一一记数的心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一直清廉自守,不贪钱财,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和信任。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朴素的风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