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衔刚署领簪裾,诏许宁亲下石渠。
过里殊荣看拥传,趋庭新庆傍悬舆。
经曾旃厦勤翻后,彩是金绯赐著初。
知道乘春瓯卜近,亲承温语在仙居。

【诗词解析】

这首诗是赠给冯太史的,诗题中的“琢庵”应为冯太史的号,所以冯太史就是冯琢庵。冯琢庵归省,即回乡省亲。冯琢庵的家乡在今安徽宣城泾县泾川镇,泾川镇有一座著名的文庙,叫冯文祠,冯琢庵就从那里回来。冯文祠内供奉着宋代名臣冯拯的塑像,冯拯为北宋名臣、理学家、诗人,字子仪,世称冯公,谥号文靖,故冯琢庵称他为“冯文靖”。冯文靖是泾县人,泾县属安徽,冯琢庵回乡,当然是要向先祖学习了。冯文靖曾中过进士,任过宰相,但晚年退居家乡,闭门不出。冯文靖一生著述甚丰,其著作《靖康传》流传于世,影响很大。冯文靖去世后,泾川人民十分敬仰他,为他修建祠堂,并尊他为当地的名宦。

冯琢庵回乡,与先祖冯文靖团聚,自然少不了一番感慨。诗的第一句说冯琢庵带着刚被朝廷任命的“冰衔”(指诏书)回到泾川,冯琢庵刚刚被任命为翰林学士院编修官,这是皇帝对他的信任和恩宠。第二句说冯文靖生前也曾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这正符合冯琢庵的心意。第三句说冯琢庵回泾川后,受到人们的欢迎和敬重,人们纷纷前来祝贺。第四句说冯琢庵的父亲冯文靖曾获得过朝廷的封赏,如今冯琢庵也当上了大官,这是对冯琢庵的安慰和鼓励,同时也表明冯琢庵能够继承父亲的遗志,继续为国家做贡献。第五句说经过努力,冯琢庵终于获得了朝廷的重用。第六句说冯琢庵穿着崭新的衣服,戴着红顶子,这都说明冯琢庵已经得到了皇上的赏识和提拔。最后一句说冯琢庵知道这次回乡是为了参加春季的科举考试,所以他非常珍惜这次回家的机会,希望能够取得好成绩。

全诗以第一段写冯琢庵受诏任职和回乡的情景;第二段写冯琢庵与先祖相聚的喜悦心情;第三段写冯琢庵与乡亲们亲切交谈的情景;第四段写冯琢庵与乡亲们一起欢庆自己的成就;最后一段写冯琢庵希望明年能考中状元的心情。

此诗语言流畅自然,感情真挚而感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