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会何人许盍簪,忘年偏喜荷招寻。
敢方涑水跻耆俊,窃比山涛在竹林。
投老总迷霄汉梦,得闲同矢岁寒心。
从今杖履追陪数,谷鸟溪花几醉吟。

这首诗是苏轼在熙宁九年(1076年)春天所作的《和子由渑池怀旧》。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老友的怀念之情。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初入 —— 我刚刚进入这个地方

古希会 —— 这是古代的聚会场所,可能是一个宴会或者社交活动的地方

高会 —— 这是一个盛大的聚会或宴会

何人 —— 请问是谁

许盍簪 —— 请允许我用簪子整理头发,这是古人的一种礼貌用语

忘年 —— 忘记了年龄,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亲近

偏喜 —— 特别喜欢

荷招寻 —— 荷花的香气让人沉醉其中

敢方 —— 敢与……相比

涑水 —— 涑河流经山西,这里代指山西

跻耆俊 —— 晋升到老年人之中的最优秀者

窃比 —— 偷偷地与……比较

山涛 —— 山涛是竹林七贤之一,这里用来比喻自己

投老 —— 年老

总迷 —— 总是被迷惑

霄汉 —— 天空中的云彩,这里用来形容自己的志向和抱负

得闲 —— 有空的时候

同 —— 一起

矢岁寒心 —— 发誓保持岁寒三友的节操

从今 —— 从今以后

杖履 —— 拄着拐杖

追陪 —— 追赶并陪伴

数 —— 多次

谷鸟 —— 山谷里的小鸟,这里用来形容自然之美

溪花 —— 小溪边的花朵,这里用来形容自然之美

几 —— 几乎,差不多

醉吟 —— 陶醉在诗歌创作中

赏析:这首诗是苏轼在与友人重逢时所写的怀旧之作。他回忆了与友人在渑池相会的情景,表达了对老友的怀念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如“忘年”表示对友人的敬重,“敢方涑水跻耆俊,窃比山涛在竹林。”则表达了诗人想要与古代的智者相比的愿望。整首诗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