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上相下师垣,太息中官拥使幡。
宣索已闻穷岭海,转移谁为正乾坤。
天扶遗老身仍健,人比耆英望愈尊。
调鼎更弦须旧德,辗蒲加璧待新恩。
注释:
寿申瑶翁相师——祝寿申瑶翁为丞相。相师,指做丞相的师友。
一从上相下师垣——自从您成为宰相,我作为师友,在师垣为您献上寿词。
太息中官拥使幡——您叹息着,宦官拥立您的使者旗帜飘扬。中官,皇帝的近侍官。使幡,皇帝派来的使者所持的旗帜。
宣索已闻穷岭海,转移谁为正乾坤——听说您在岭海之间宣扬法令,您又打算把国家政权交给谁呢?宣索,指宣扬法令。
天扶遗老身仍健,人比耆英望愈尊——上天扶持年迈的老臣,我的身体仍然健康;人们比较起来,您更加被尊重。耆英,指老年德高望重的人。
调鼎更弦须旧德,辗蒲加璧待新恩——您需要像调味的鼎、换弦的琴一样,用贤能的人才来治理国家;您需要像碾蒲草、装璧玉一样,等待新的恩宠。调鼎,比喻任用贤能的人。辗蒲加璧,比喻得到皇帝新赏赐。
赏析:
这是一首为申瑶翁祝贺生日的诗。作者在这首诗里对申瑶翁表示了深厚的友情,并对其未来充满期望。
首联“一从上相下师垣,太息中官拥使幡”,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自己与申瑶翁的关系以及对他的尊敬和祝愿。这两句通过描绘申瑶翁在政治舞台上的高地位,以及他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展现了他的智慧和勇气。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他深深的敬意和祝福。
颔联“宣索已闻穷岭海,转移谁为正乾坤”,继续描绘了申瑶翁在政治生活中的艰难处境。这里使用了“宣索”一词,暗示了他在岭南地区推行法令的情况,而“移转”则表明了他面临的重要任务。这句诗既表达了对自己未来的担忧,也展现了对未来的期待。
颈联“天扶遗老身仍健,人比耆英望愈尊”,进一步描述了申瑶翁的健康状况和他在民众中的声望。这里用了两个成语来形容他:“天扶遗老”指的是上天对他的眷顾,使他能够继续保持健康;“耆英”则是老年人的尊称,表示他在民众中的崇高地位。这里的描写不仅展示了申瑶翁的个人风采,也体现了他对于社会的贡献和影响力。
尾联“调鼎更弦须旧德,辗蒲加璧待新恩”,则表达了对未来的展望和期待。在这里,“调鼎更弦”意味着需要有贤能之人来执掌国政,“辗蒲加璧”则暗示着等待皇帝的新赏赐。这句诗寓意深远,既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也展现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申瑶翁的赞美和祝愿,表达了作者对这位政治家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深深忧虑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