讼庭芳草傍吴宫,驿路征车辑玉同。
枫陛天高朝正月,花封人远待春风。
三年绩最讴歌外,万岁声长拜舞中。
宴罢阁门催转对,为陈民力尽江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送曾吴县》。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释义:
讼庭芳草傍吴宫,驿路征车辑玉同。
“讼庭”指的是诉讼的庭院,这里可能是指曾吴县的法律机构,而“芳草傍吴宫”则描绘了春天时,曾吴县周围的景色。这里的“吴宫”很可能是指吴地的宫殿,即吴县所在地。驿站(驿路)上行进的马车与玉石一起被整理得整整齐齐。
枫陛天高朝正月,花封人远待春风。
在高高的枫树台阶上,天空显得格外的高远。这可能是指清晨时分,当人们看到天空高高地悬挂着一轮明亮的月亮,象征着新的一年的到来。同时,“花封人远待春风”可能是指春天即将到来,人们在远方等待着春风的到来。这里的“花封”可能是指花朵被封存、保存,等待春天的到来;而“人远”则可能是指人们远离家乡,等待春天的到来。
三年绩最讴歌外,万岁声长拜舞中。
“三年绩最”可能是指某位官员在三年的时间里取得了最好的成绩。在这里,“绩最”可能是指政绩最出色,也就是最杰出的官员。“讴歌”和“拜舞”都是古代的庆祝活动,歌颂功绩、跳舞表示敬意。这里的“万岁声长拜舞中”可能是指在庆祝活动中,人们的歌声和舞蹈时间持续得很长,表现出对这位官员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宴罢阁门催转对,为陈民力尽江东。
宴会结束后,阁门催促官员们进行交接工作,这是古代的一种礼仪。这里的“转对”可能是指官员们需要向皇帝汇报自己的工作情况或者处理一些事务。而“为陈民力尽江东”则表明这位官员在江东地区为百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里的“民力”可能是指民众的力量,而“尽江东”则表示这位官员在江东地区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为百姓谋福利。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曾吴县的景色和人们的生活状态,通过赞美一位官员在江东地区为百姓做出的贡献,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以及人们对权力的敬畏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