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艳谁从岭外移,柔条六月缀花奇。
蒸霞定压祇园树,浴日疑分碧海枝。
朱槿差堪窥色相,石榴那敢斗容姿。
寄言陌上提筐女,莫误春风摘叶时。

【注释】

仙艳:指佛桑花。

柔条:嫩枝。

祗园:梵语Dīvara,意为清净、寂灭。

朱槿:即紫荆,又名扶桑。

石榴:一种植物,花果皆为红色。

陌上提筐女:指摘取桑叶的女子。

【赏析】

此诗是龚自珍在南园社集时,与众人一起赏佛桑花、荷花各咏的七言近体古诗。诗中对佛桑花、荷花进行了描写和赞美。

第一句“仙艳谁从岭外移”,诗人首先描绘了佛桑花的绚丽美丽。这里用“仙艳”一词来形容佛桑花的美丽,突出了佛桑花的超凡脱俗之美。接着诗人描述了佛桑花的生长环境——岭外。这里的“岭外”指的是远离尘世的地方,佛桑花之所以能在岭外生长,是因为它具有超凡脱俗的品质。

第二句“柔条六月缀花奇”,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佛桑花在六月绽放的情景。这里“柔条”指的是佛桑花的枝条,而“六月缀花奇”则表现了佛桑花在六月盛开时的奇异之美。

第三句“蒸霞定压祇园树,浴日疑分碧海枝。”通过比喻的手法,诗人将佛桑花与祇园树进行对比,突出了佛桑花的美丽和超凡脱俗的品质。同时,诗人还将佛桑花与碧海之树枝相映衬,表现出佛桑花的美丽和神奇之处。

第四句“朱槿差堪窥色相,石榴那敢斗容姿。”诗人以朱槿和石榴为例,表达了他对这两种花卉的看法。这里,朱槿被用来象征美丽但缺乏内涵的事物,而石榴则被用来象征充满自信但缺乏内涵的事物。

第五句“寄言陌上提筐女,莫误春风摘叶时。”诗人以提筐女子为例,提醒人们不要错过春天的美好时光。这里,诗人用提筐女子来象征那些珍惜时间的人。

这首诗通过对佛桑花、荷花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也通过对比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