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含鸡舌去朝天,朝罢还携满袖烟。
更拜宫中龙脑赐,人间初遍异香传。
【注释】丙戌:即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王孝廉,指当时任县令的王昌龄。邸舍:官署的住所。即席赋烛:当场吟咏。
【赏析】这是一首赠人诗。前两句以鸡舌(指笔)比喻笔,借鸡舌进朝,暗喻自己有才能而受到赏识。后两句是说自己得到龙脑香和蜡烛等物作为赏赐,在宫中传布天下,为百姓带来好处。全诗用比兴手法写诗人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表现了他报国立功的愿望。
口含鸡舌去朝天,朝罢还携满袖烟。
更拜宫中龙脑赐,人间初遍异香传。
【注释】丙戌:即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王孝廉,指当时任县令的王昌龄。邸舍:官署的住所。即席赋烛:当场吟咏。
【赏析】这是一首赠人诗。前两句以鸡舌(指笔)比喻笔,借鸡舌进朝,暗喻自己有才能而受到赏识。后两句是说自己得到龙脑香和蜡烛等物作为赏赐,在宫中传布天下,为百姓带来好处。全诗用比兴手法写诗人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表现了他报国立功的愿望。
【注释】: (1)《易水歌》:战国时,燕太子丹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政,临行前在易水边送别好友高渐离,作《易水歌》。 (2)华三:作者的朋友。 (3)南:指南方。 【译文】: 我弹起宝剑唱什么?秋风满船挂帆归。 艰难为客已倦人,惨淡相随感可怜。 世路如同浮云外,乡心犹似落日前。 西风吹过易水边,因之而泪洒如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南方送别朋友的诗作。首句“弹铗”二字,点明送别的场景和心境
诗句释义 1 浮名:虚名,没有实际价值的名声。 2. 那足恋:不值得留恋。 3. 风雨问归途:风雨交加时询问自己的归路,形容在外漂泊的艰辛。 4. 客泪三年尽:指在异乡度过的三年中流下了许多泪水。 5. 乡心一雁徂:乡愁随着大雁南飞而愈发强烈。 6. 衣将裁薜荔:打算用薜荔皮做衣服。 7. 帆欲挂蘼芜:打算用蘼芜(一种植物)来做船帆。 8. 明镜刀头夜:夜晚的镜子上因刀光反射而映出锋利的刀影。
顾光禄管山人轩窗坐月分得生字 冬夜月仍满,入林疏影横。 霜清薜荔色,雁度关山情。 对酒兴难尽,披裘寒更生。 故园丛菊在,寂寂照残英。 注释: 1. 顾光禄:这里指顾光,可能是指顾况或顾光禄,一位唐朝诗人。 2. 管山人:这里指管领山林的人,可能是顾况的自谦之称。 3. 轩窗:窗户。 4. 生字:可能是顾况当时所写诗的题目。 5. 冬夜月仍满:冬天的夜晚月光仍然明亮。 6. 入林疏影横
【注释】 西南:指送别之地。黄清父:人名,生平不详。 汉月行行远:指明月在天空中运行。 蛮风一一新:指南方的风吹拂着你。 雨凉鸿雁晚:指雨水让鸿雁感到凉爽。 花暖碧鸡春:指花儿温暖了碧鸡(传说中的一种神鸟)春天的气息。 王阳驭:即王羲之的字。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诗人在西南与友人分别时,依依不舍之情。全诗四句一联,每句七字,押韵平仄协调。第一联起得苍劲,第二联写景如画,第三联写情如真
注释: 行人岁暮返,而汝独孤征。 行人在岁末返回家乡,而你独自在外漂泊。 总惯无家别,非轻作客情。 习惯了没有家的感觉,并不轻视做客的心情。 层冰岐路仄,落月大堤平。 路上有层层的冰,大堤上月光明亮。 莫上高楼宿,应多哀雁声。 不要登上高楼住宿,因为会有多声哀伤的雁叫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年末回家时所经历的情景。诗中表达了对行者的同情与理解,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旅途艰辛的感慨。
注释: 1. 彗经旬不灭:彗星经过,十天仍然没有消失。 2. 十月彗星见:十月出现彗星。 3. 亘旬光丈馀:经过的时间长达十天,光芒有丈把长。 4. 银河不用扫:不必用扫帚去清扫银河。 5. 天意欲何如:天意将会怎样呢? 6. 避殿君王诏:为了躲避宫殿,君王下达了诏令。 7. 登台太史书:登上台阶向太史报告。 8. 杞人忧国泪:像杞国人担心国家的灭亡而哭泣一样。 9. 占夜几踌躇:占卜夜晚的吉凶
【注释】 又得潮:指又逢大潮,潮水涌动。 岁序:一年中的节气。此处指年景。 何磅礴:气势多么盛大。 宦情:公务之情。 寂寥:冷落、寂寞。 相逢:相遇。不醉饮:没有畅饮。 其奈:奈何。此良宵:这美好的夜晚。 夜筑当风壮:夜晚在风中修筑城墙。 春灯带月骄:春天的灯光照耀着月亮。 乡心与羁思,同入大江潮:家乡的心和羁旅的思念,都汇入了长江的大潮之中。 【赏析】 这是一首写客中怀人、寄家思归的小诗
【注释】管山人:即管格。临清:今属山东。 【赏析】这首诗是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和劝慰。 首句“客久复行役”,意思是朋友你在外作客已很长时间了,又要出发远行,去干一些劳碌的事。“将因慰所亲”,意思是你要去安慰一下你的亲戚们。“燕齐俱异路”两句,是说你现在要到北方去,与南方的亲人相隔千里;而你又将要去南方,与北方的亲友又相隔千里,所以你现在要出发远行了。“冰雪未归人”一句中的“冰雪”二字
诗句:灯火动春光,酣来月过窗。 译文:灯火闪烁,春意盎然,酒酣之际,月光洒满窗边。 注释:灯火:指夜晚的灯光。春光:春天的气息和景色。酣:酒喝得正痛快。月过窗:月光穿过窗户。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宴会的场景,通过描写灯光、春色、酒醉和月光四个画面,展现了作者在欢乐中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夜的美景和宴席上的欢愉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注释】 郎官:即郎,指郎官。新出宰:刚刚出任地方官。早晚:不久。下:到。滹沱:古水名,今滹沱河。古渡层冰壮:指冬天的冰层坚固厚实。荒城:指荒凉的城市。积雪:积着雪。君才元慷慨:你的才能很高远。民歌:百姓的歌谣。预想:预料、希望。鸣琴暇:闲暇时弹琴。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送友人赴任交河的情景。首句点明送别的时间与地点是“新出宰”,即刚出仕为地方官不久。次句点明送别之地是滹沱河上
【诗句释义】: 1. "宝炬荧荧出上方":宝炬,指蜡烛。荧荧,形容蜡烛的火焰闪烁不定。上方,指宫殿或朝廷之上。这里指皇帝的御用烛光。 2. "小臣何幸借馀光":小臣,指管舍人。何幸,表示幸运或恩典。馀光,指皇帝赐予的烛光。这里表示小臣有幸能借皇帝的烛光照明。 3. "一从学士金莲送":一从,指自从。学士,指学士院学士,即学士。金莲,指皇帝所赐的灯芯(一种细长的蜡烛)。这里表示小臣曾受到学士的照顾
谢汪伯玉柳杯之赠二首其一 注释与译文: - 原文: 黄玉深深贮紫霞,美人将寄自天涯。 应知陶令门前柳,好与閒人醉菊花。 - 翻译: 黄色玉石深深贮藏着紫色的霞光,美女将她寄托在遥远的他乡。 应该知道陶渊明门前的柳树,喜欢和闲人一起去赏菊。 -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通过使用“黄玉”和“紫霞”等意象,诗人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美
黄玉深深贮紫霞,美人将寄自天涯。 应知陶令门前柳,好与闲人醉菊花。 注释:黄玉深藏在紫色的霞光之中,美人即将寄来自远方。应该知晓陶渊明门前那摇曳生姿的柳树,我愿与那些悠闲的人一同沉醉于秋菊之中。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收到友人赠送的柳杯后所作的两首答赠诗。第一首表达了对友人深情的思念和对远方美人深深的牵挂。第二首借用陶渊明的典故,以门前柳比喻美人,以菊花喻自己的心境
第一首 淡墨曾携写御笺,龙函今荷赐来鲜。 客卿敢问中山事,点点璇霄绛露偏。 注释:我曾在淡墨中书写御用的书信,如今皇帝赐予的龙函中送来了新鲜的东西。客人敢不敢向我询问关于中山的事?那点点的璇霄绛露似乎有些偏向了。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的才华和胆识。他曾经在淡墨中书写御用的书信,现在皇帝赐予的龙函中送来了新鲜的东西,这都体现了皇帝对他的信任和重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为王孝廉邸舍即席赋烛所写,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象征意义。 “彩扇含风禁里裁”中的“彩扇”指的是古代帝王或贵族的扇子,通常用丝绸、绸缎等材料制成,色彩鲜艳华丽。这里的“含风”可能是指扇子被风吹动的样子,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禁里裁”则可能是指这种扇子是在宫廷之内制作的,具有某种特殊的政治含义。 “午时宣赐近臣催”中的“午时”指的是古代的时间划分,中午时分
【注释】: 1. 丙戌:唐德宗年号,公元786。 2. 新正:农历正月初一。 3. 王孝廉:即王昌龄,当时为长安县尉。 4. 舍人:官名,掌侍奉皇帝,备顾问应对,并掌管文书奏章。 5. 烛笔:指皇帝赐给官员的蜡烛和笔。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丙戌年新正二日,即大年初二时王昌龄邸中与管舍人同席赋烛之作。 首联写宫中赐给臣子的“五辛”。所谓“五辛”,就是大蒜、小蒜、韭菜、芸苔、芹菜五种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