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谷仙翁沧海客,踪迹满天涯。御榻当年曾入梦,赐袍带、名动京华。白首辞官,青云有子,拂袖还家。
天风吹上星槎。春日别烟霞。金尊银烛长安夕,玉堂里、坐对檐花。我欲买田阳羡,与翁同炼丹砂。

越溪春·送吴少参希盂乃尊院使公还毗陵

阳谷仙翁沧海客,踪迹满天涯。御榻当年曾入梦,赐袍带、名动京华。白首辞官,青云有子,拂袖还家。天风吹上星槎。春日别烟霞。金尊银烛长安夕,玉堂里、坐对檐花。我欲买田阳羡,与翁同炼丹砂。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夏言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描绘了一位名叫吴少参的人即将返回毗陵的场景。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吴少参深厚的情感以及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句“阳谷仙翁沧海客”,直接点明了吴少参的身份和背景——他是一位来自阳谷仙翁的沧海客,足迹遍布天涯海角。这一句不仅揭示了吴少参的身世之谜,也为后续的叙述铺垫了基础。

诗人转入对吴少参个人经历的回忆与描述。“御榻当年曾入梦,赐袍带,名动京华。”这部分诗意地描绘了吴少参曾经在皇帝御榻前入梦的情景,并提到他因受皇帝恩宠而名声大噪,连京城都为之震动。这不仅展示了吴少参的非凡才华,也反映了他的崇高地位和广泛影响力。

诗中还有“白首辞官,青云有子,拂袖还家”等句子,生动地描绘了吴少参的人生经历和态度。他年近花甲却选择辞官归隐,晚年又带着子女回归故里。这一部分体现了吴少参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则转向了对未来的期望:“天风吹上星槎。春日别烟霞。金樽银烛长安夕,玉堂里、坐对檐花。”诗人想象着吴少参乘风破浪,回到家乡后享受着美好的时光,并与自己的子孙一同度过春日。这里不仅表达了对吴少参平安归来的祝福,也寄寓了对和谐家庭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吴少参人生的回顾与展望,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情谊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的深刻感悟。这种艺术表现手法不仅让诗歌本身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也使读者能够从中得到思考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