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洞傍岩阴,烟萝一径深。
白云皆幻迹,碧草自禅心。
日午风幡影,月明霜磬音。
已空人我相,任是世人寻。
【赏析】
宿林熙工,即林熙工。据《宋诗纪事补正》卷五二载,熙工有《宿林寺观壁》,题下注云:“熙工尝宿此寺,壁间书大字,乃唐玄宗幸蜀时人王之涣所书。”本首当为仿王之涣诗意而作。
第一句写山岩洞穴的幽深。“古洞傍岩阴”,是说古老的洞穴靠近山岩,显得阴暗;“烟萝一径深”则写出了洞内烟雾缭绕,石径幽深,给人一种幽静之感。
第二句写白云的变幻无常。“白云皆幻迹”,意思是说白云就像虚幻的影子一样,一会儿出现,一会儿消失,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位置;“碧草自禅心”,则写出了翠绿的草丛在山中生长,仿佛是佛家修行者的心灵寄托之所。
第三句写日午时分的景象。“日午风幡影”,意思是说太阳高悬在天空中,风吹动着寺庙中的旗幡,使得旗幡在风中摇曳生姿,如同影子一般;“月明霜磬音”,则写出了月光明亮的时候,寺院里传来了敲击磐石的声音,仿佛是钟声一般。
尾联两句写自己对世事的看法。“已空人我相”,意思是说自己已经看破了人世间的种种差别和纷争,不再执着于名利得失;“任是世人寻”,则写出了即使世人都在寻找自己的目标和意义,但自己已经不再追求这些,而是选择了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本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写山岩洞穴、烟雾缭绕、白云变幻、旗幡摇曳等景色来表达作者超脱世俗、追求禅宗境界的思想情感。同时,诗人还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