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看许掾,定慧得支公。
白社当年结,清言此夕同。
乱蛩吟竹坞,一犬吠花丛。
相对残灯下,能令尘虑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诗句解释:

  1. 风流看许掾,定慧得支公
  • 风流看许掾 - 指的是许掾(可能是指东汉时期的许劭),他因才高八斗、风度翩翩而闻名于世。这里的“风流”形容的是许掾的才华和风雅。
  • 定慧得支公 - 支公是晋代僧人慧远,以定慧著称。这里提到“定慧”,意味着智慧与定力。
  1. 白社当年结,清言此夕同
  • 白社当年结 - “结”字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建立或结识的意思。白社可能是指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或者一个有文才的人所组成的团体。
  • 清言此夕同 - 指在这样宁静的夜晚,大家围坐在一起谈论清谈(一种高雅的交流方式)。
  1. 乱蛩吟竹坞,一犬吠花丛
  • 乱蛩吟竹坞 - 描述了蟋蟀在竹林中发出的声响。乱蛩可能是指蟋蟀,因为“蛩”在古代诗文中常用来指称蟋蟀。
  • 一犬吠花丛 - 描写了狗在花丛中吠叫的情景。这里的花丛可能是春天的景象。

译文:

风流如许掾,定慧似支公。
昔日白社结知己,今夜清言共欢声。
蟋蟀鸣竹声乱,犬吠花间影。
灯下相对时,尘世烦忧皆空。

赏析:

《元直秀才观微上人过宿》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展示了作者对友谊、智慧和自然美的感受。诗中的“风流”和“定慧”反映了诗人对人物性格和内在品质的赞赏;“白社”和“清言”则暗示了文人雅集的文化氛围。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自然界的元素,如蟋蟀和犬吠声,来增添诗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诗的结尾部分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烦恼的境界。诗人通过与友人的深夜对话,实现了从纷扰到宁静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是对个人心境的描述,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追求。整首诗洋溢着和谐与宁静的氛围,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精神启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