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居古洞,偶尔到王城。
老益禅心定,贫谙世谛轻。
空犹嫌有相,火久断无明。
再拜求真偈,流传度众生。
【注释】
①喜果慧禅师:指宋代禅宗高僧,法号惠能。
②古洞:指禅修的场所。
③王城:指繁华的城市。
④老益禅心定:年岁愈长,禅心愈定。
⑤贫谙世谛轻:贫穷时,对世间的道理看得淡然。
⑥空犹嫌有相:认为虽然空,但还嫌它像有什么一样。
⑦火久断无明:认为“无明”就像燃烧的火焰,时间久了就会熄灭,不再存在。
【赏析】
这是一首颂扬禅师的诗。诗人以禅师的口吻自述其生活和修行的情况。首句说,“多年居古洞”,表明他长期隐居在古寺中;次句“偶尔到王城”,说明他很少出外,过着清苦的生活;三、四两句是说他随着年龄的增长,心境更加宁静,而对世间的名利看得很淡;五、六两句则表达了他的悟境——尽管他追求空的境界,却仍然觉得有物的存在;七八两句,又表现了他对“空”的理解——他认为,如果真能做到“无明”(即消除一切杂念),那就像是“火”一样,一旦没有了,就不再存在什么了。最后两句“再拜求真偈,流传度众生”,表明他已经达到了这种境界,于是向禅师请求真经来传授给世人。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