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黄尘匹马孤,马头今去向飞狐。
望乡台畔无青草,策勒城头有白乌。
满路寒霜朝倚剑,一天明月夜吹芦。
单于莫近阴山猎,南国书生正弃繻。

”`

漠漠黄尘匹马孤,马头今去向飞狐。

望乡台畔无青草,策勒城头有白乌。

满路寒霜朝倚剑,一天明月夜吹芦。

单于莫近阴山猎,南国书生正弃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昌符的《送人之边》。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 诗句释义
  1. “漠漠黄尘匹马孤”:形容尘土漫天,一片苍茫,只有一匹马孤单地前行。
  2. “马头今去向飞狐”:马匹的头指向飞狐的方向,暗示着离别。
  3. “望乡台畔无青草”:在思乡台上,看不到青草,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4. “策勒城头有白乌”:站在城墙上,可以看到白色的乌鸦,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5. “满路寒霜朝倚剑”:一路上都是寒冷的霜气,早晨手持剑,表达了坚定的决心或担忧。
  6. “一天明月夜吹芦”:夜晚,明亮的月光下,吹着芦笙,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7. “单于莫近阴山猎”:告诫匈奴人不要靠近阴山进行狩猎,意味着保持边境的和平与安全。
  8. “南国书生正弃繻”:南方的书生正在放弃他们的丝带(通常用来装饰帽子),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期望他能够顺利完成使命。

译文

在茫茫的沙漠中,一匹马独自前行,它的头部朝向远方的飞狐方向。望着思乡台畔,那里没有青草生长;站在城墙上,可以看到白色的乌鸦。道路上满是寒霜,早晨我握着剑;夜晚,明亮的月光下,我吹着芦笙。请你远离匈奴,不要靠近阴山打猎;南国的书生正在放弃他们头上的丝带,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疆的风沙、马行、雨落等自然景象,以及塞外的荒凉与旅途的艰辛,传达了边疆的荒凉与旅途的艰辛。同时,通过对比边疆的尚夏与内地的变秋,表达了对国家安宁的深切关怀和对友人的深情厚意。最后以告诫匈奴人远离阴山狩猎结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全和威严的自豪与信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宁的深切关怀和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边疆生活的体验和感受,也传达了一种深刻的情感和价值观。它不仅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种边塞文化的体现,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特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边塞诗歌的特点和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