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见流苏百结同,绣帏寒夜一边空。
几痕斑泪孤生竹,十指朱丝半死桐。
在野鸳鸯虚桃被,出山鹦鹉怨樊笼。
臂纱不解缠绵意,长护嫣红旧守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下面是诗句的解释与赏析:
第一句:“愁见流苏百结同,绣帏寒夜一边空。”
- 关键词: 流苏、百结、绣帏
- 解释: 此句描绘了一幅寒冷的夜晚景象。流苏通常指垂挂的丝带或装饰物,此处形容其繁多且相互连接,增添了一种繁复而沉重的感觉。绣帏,指用彩色丝线织成的帷帐,这里用来象征温暖和舒适。当夜幕降临,帷帐中的一切都变得空旷,暗示着内心的空虚和寂寞。
- 赏析: 此句通过对比“千千结”的流苏和“空”的绣帏,表达了诗人对于繁华落尽后所剩无几的美好事物的感慨,以及在孤独中对温暖的深切渴望。
第二句:“几痕斑泪孤生竹,十指朱丝半死桐。”
- 关键词: 斑泪、孤生竹、朱丝、半死桐
- 解释: 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寂静夜晚的孤独感。竹子因露水而显得斑驳,象征着悲伤和离别。同时,使用“朱丝”,即红色的丝线,暗喻那些曾经鲜艳如新但现已枯萎的植物,比喻了诗人的情感经历,既有过美好的瞬间,也经历了衰败和失去。
-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摹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竹子的斑驳与泪水的形象相结合,增强了诗句的情感深度。而“红丝”则暗示着曾经的爱情或是友情,虽然美丽却转瞬即逝,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哀伤。
第三句:“在野鸳鸯虚桃被,出山鹦鹉怨樊笼。”
- 关键词: 在野、鸳鸯、虚桃被、出山、鹦鹉、樊笼
- 解释: 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鸳鸯在水中嬉戏,象征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它们现在被困在樊笼中,失去了飞翔的自由。鹦鹉则从樊笼中飞出,表达了对束缚的不满和渴望自由的强烈情感。
- 赏析: 通过将动物与人的命运相对比,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也暗示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改变现状的渴望。这种对比加深了读者对诗人内心挣扎的理解。
第四句:“臂纱不解缠绵意,长护嫣红旧守宫。”
- 关键词: 臂纱、缠绵意、嫣红、旧守宫
- 解释: 此句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臂上缠绕着色彩斑斓的纱巾,象征着美丽的容颜和无尽的柔情。然而,这股深情却无法持久,因为它始终伴随着对过去的守护。
- 赏析: 这句诗通过细腻的语言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无法长久的感叹,同时也暗示了保护和珍惜的重要性,即使这些事物可能已经不复存在。
整体赏析:《无题》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深度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爱情和自由的独特见解。诗中融合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性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