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零落井痕荒,水面桃花照艳妆。
碧甃一泓沉宝珥,红泉千点滴银床。
金函半染铅华色,丝绠犹牵珠翠香。
莫问故宫生死地,辘轳容易转愁肠。
诗句释义:
- 胭脂井:古代传说中一种神奇的井,井水能使人的美貌如胭脂般长久保持。这里可能比喻陈淳夫的才华。
- 分得:得到、获得。
- 送陈淳夫太学之金陵:将陈淳夫送往金陵(今江苏南京),可能是去参加科举考试或者接受教育的地方。
- 金陵:现在的南京,古称金陵。
- 金函:金制的盒子。此处指陈淳夫的行李。
- 铅华色:指胭脂的颜色,即红色。
- 丝绠:丝制的绳索,这里用来比喻珍贵的物品。
- 辘轳:古时吊水用的机械,这里指井上的辘轳。
- 转愁肠:使忧愁的心情更加沉重。
译文:
分得胭脂井的井水送陈淳夫前往金陵求学/赴任,
胭脂零落,井口显得荒芜,水面上桃花依旧艳丽,
井水中映照着宝珥的影子,泉水滴滴答答落在银床上。
箱子里半染着胭脂的余香,丝绳还挂着珍珠翡翠的香气。
不要问这古都金陵是生是死之地了,因为井里的辘轳轻轻一转,就足以牵动人心,引发愁绪。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送别场景的诗。诗人以胭脂井为引,表达了对陈淳夫的深情厚意。胭脂井的水象征着陈淳夫的才华和美貌,而井的荒芜则暗示了世事的变迁和人事的无常。水面上桃花的美丽与井水中宝珥和泉水的映照,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也寓意着陈淳夫的美好前程。箱子里的胭脂余香和丝绳的香气,则是对陈淳夫美好品质的象征。最后一句“莫问故宫生死地,辘轳容易转愁肠”,更是表达了诗人对陈淳夫前途的关切,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离别的无奈和伤感。整首诗既表现了对友人的祝愿和鼓励,也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