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闾巷景萧然,蔓草疏花感昔年。
白社犹悬高士榻,青山新筑广文阡。
墨池久涸苔生砚,玄室长扃土翳毡。
唯有寒塘如半月,绿波依旧绕门前。
这首诗是诗人在重访曾经居住过的闾巷时所作,表达了对故居的怀念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感慨。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重过闾巷景萧然,蔓草疏花感昔年。
注释:重新走过那些熟悉的巷子,景象依旧荒凉萧索,满地的蔓草和稀疏的花朵让人回想起过去的岁月。
赏析:诗人用“重过”表达了再次回到旧居的心境,“萧然”描绘了环境萧条、人去楼空的情景。这里的“蔓草”和“疏花”都是过去记忆中的景象,而“感昔年”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回忆的感慨与哀思。
白社犹悬高士榻,青山新筑广文阡。
注释:虽然已无高人常坐的高士榻,但青山上却新建了一条宽广的文官路。
赏析:这里的“高士榻”指的是古代文人雅士用来休息或读书的床榻,诗人提到“高士榻”,可能是想回忆起当年与友人在此畅谈的情景。而“广文阡”则是一条宽阔的乡间小路,诗人用“新筑”一词表示这是新建的道路,暗示着一种变化或是新的开始。
墨池久涸苔生砚,玄室长扃土翳毡。
注释:书房中的墨池已干涸,苔藓长满了砚台,而书房的门也常常紧闭,尘封的书卷被土覆盖。
赏析:这里通过描写书房内的变化,反映出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无奈。墨池的干涸象征着知识和文化的丧失,而苔藓的生长则暗示着时间的痕迹和历史的变迁。
唯有寒塘如半月,绿波依旧绕门前。
注释:虽然周围环境已经改变,但那片寒塘依然像半个月亮,绿波依旧环绕着家门。
赏析:诗的最后一句是整首诗的情感升华,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来表达对过去美好记忆的留恋和对未来的希望。这里的“寒塘如半月”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孤独与寂寞情绪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