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日日翠华临,何事颦眉更捧心。
本是苎萝山下女,吴中恩浅越中深。
吴宫怨
高台日日翠华临,何事颦眉更捧心。
本是苧萝山下女,吴中恩浅越中深。
诗句逐句释义与赏析
- “高台日日翠华临”
- 关键词:翠华、高台
- 解释:翠华是皇帝仪仗中的翠鸟羽毛,象征着尊贵和皇权。高台则暗示着权力的中心或重要场所。这句话可能意味着宫中的日常场景被频繁地展示给外界,强调了皇宫的显著性和皇帝的权威。
- 背景:在古代中国,宫殿被视为国家的权力象征。高台上的活动常常被用来显示皇室的荣耀和威严。
- “何事颦眉更捧心”
- 关键词:颦(皱眉)
- 解释:这里的“颦眉”形容人物表情,常用来描绘忧愁或是深思。而“捧心”则是一种夸张的悲痛表达,这里可能用来形容女子因悲伤过度而表现出的身体动作。整个句子可能在讲述一位因某种原因而感到悲伤的女子。
- 背景:在中国古代,诗歌常使用这样的意象来传达情感的深刻和复杂性,尤其是在宫廷背景下的女性情感。
- “本是苧萝山下女”
- 关键词:苧萝山、女子
- 解释:苧萝山是中国神话中的一个山名,传说中这里是仙女们的居住地。这句诗中的“本是”表明这位女子原本的身份是普通百姓,而“苎萝山”则赋予了她非凡的背景或命运。
- 背景: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仙女或传说中的人物通常具有超凡脱俗的品质,她们的故事往往被用来象征纯洁或高尚。
- “吴中恩浅越中深”
- 关键词:吴中、越中
- 解释:吴中指的是今天的江苏一带,而越中可能指的是浙江一带。这句话表达了对地方之间政治或经济差异的看法。它可能意味着在吴国(现江苏省)的政治影响力相对薄弱,而在越国(现浙江省)则拥有更深的影响力或恩惠。
- 背景:在古代中国,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政治和文化地位。这种描述可能反映了作者对当时地域关系的看法或评论。
整体解析
《吴宫怨》这首诗通过对比吴国和越国之间的政治与文化差异,揭示了古代中国复杂的地域政治格局及其对女性命运的影响。诗人通过描绘宫中女子的情感生活,探讨了权力中心与普通人之间的联系,以及不同地域之间政治影响的差异。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洞察,也反映了他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敏感观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