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襜高揭露妖娇,月色灯光映翠翘。
年少路傍虚送目,良家女伴转三桥。

【注释】

  1. 闽山庙里赛灵神:闽山,位于福建。闽山庙,即福建的一座寺庙。赛灵神,即在庙里举行祭祀神灵的仪式。水陆珍羞,泛指供品。
  2. 案陈:摆放在桌上。
  3. 最爱鲜红盘上果:最喜爱的是盘中的红色水果。
  4. 荔枝如锦色犹新:荔枝像锦绣一样绚丽多彩,颜色依然新鲜。
  5. 彤襜(chān)高揭:红色的衣裳高高提起。
  6. 揭露妖娇:形容人穿着鲜艳的衣服,显得妩媚可爱。
  7. 翠翘:绿色的鸟羽。
  8. 年少路傍虚送目:年轻人在路上远远地望着。
  9. 良家女伴转三桥:好家庭的女儿陪着转过三座桥。
    【赏析】
    这是一首写女子出游的诗,描写了女子出行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女子美貌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生活气息。
    首句“闽山庙里赛灵神”,点明了女子出游的地点和目的。闽山庙,即福建的一座寺庙,是女子出游的地方。赛灵神,即在庙里举行祭祀神灵的仪式。这一句交代了女子出游的背景,为后文的叙述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的句子描绘了女子出游时的装扮和场景。“水陆珍羞满案陈”,女子出行时携带着丰富的食物,摆在桌子上供人享用。“最爱鲜红盘上果”,最喜爱的是盘中的红色水果。这一部分描绘了女子出游时的盛装打扮,以及她对于美食的喜爱之情。
    诗人又描绘了女子出游时的景色和人物。“荔枝如锦色犹新”,荔枝像锦绣一样绚丽多彩,颜色依然新鲜。这里用“锦”来形容荔枝的颜色,既形象又生动,使读者能够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面。而“月色灯光映翠翘”则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出游时的夜景,月光下的女子身着华丽的衣裳,显得更加妩媚可爱。
    最后两句则是描写了女子出游时的情景。“年少路傍虚送目”,年轻人在路上远远地望着。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年轻女子的羡慕之情,也暗示了女子的美丽足以让人为之倾倒。而“良家女伴转三桥”,好家庭的女儿陪着转过三座桥。这句诗则展现了女子出游时的优雅气质和高贵身份,使整首诗的画面更加生动鲜明。
    这首诗以细腻的语言和优美的意境,描绘了女子出游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女子美貌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描写女子的服饰、食物、景色等细节,展示了古代社会的风俗和文化风貌,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