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束沧江万壑雷,梵王楼阁倚天开。
山从中宿城边去,水自连州港口来。
云叶卷时猿献果,雨花飞处客登台。
青鞋未访和光洞,奏赋金门亦壮哉。

注释:峡山寺三首,其三是与郑御史李逾国一起登上时再召赴阙。

峡束沧江万壑雷,梵王楼阁倚天开。

山从中宿城边去,水自连州港口来。

云叶卷时猿献果,雨花飞处客登台。

青鞋未访和光洞,奏赋金门亦壮哉。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峡山寺美景的诗。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将峡山寺的自然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幽静、神秘的寺庙之中。

首句“峡束沧江万壑雷”,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峡山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沧江指的是长江,万壑雷则形容峡谷中的声响如雷鸣般壮观。这一句既写出了峡谷的险峻,又表现了大自然的磅礴气势。

颔联“山从中宿城边去,水自连州港口来”,进一步描绘了峡谷内的景观。山从中宿,形象地表现了山谷的深邃和神秘;水自连州港口来,暗示了河水的湍急和奔流不息。这两句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立体。

颈联“云叶卷时猿献果,雨花飞处客登台”,是全诗最精彩的部分。云叶卷时,猿猴献果,展现了一幅灵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雨花飞处,客人登台,则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末联“青鞋未访和光洞,奏赋金门亦壮哉”,则是诗人的一种豪情壮志的体现。青鞋未访和光洞,暗示了诗人对名利看淡,追求内心的宁静;奏赋金门亦壮哉,则表达了诗人对才华被赏识的自信和期待。这两句诗既展现了诗人的个性和情感,也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